雜誌

Interior 381

建築營設計工作室|韓文強 李曉明 / 山下有松

品牌會客廳的多維面相

  • 設 計 者」建築營設計工作室 / 韓文強 李曉明

  • 參 與 者」王同輝

  • 攝 影 者」金偉琦

  • 空間性質」商業空間

  • 坐落位置」中國

  • 主要材料」微水泥、米色石材、鋼筋混凝土、瓷磚、玻璃

  • 面 積」210坪

  • 建築營設計工作室(ARCHSTUDIO)2010年由韓文強先生創立於北京798藝術區。堅持實踐與研究並重,以空間設計為工具探尋設計與生活的本真之道,聚焦於自然建築、城鄉建築更新改造、室內消費空間升級等多個環境議題。在項目實踐中保持人、自然、歷史、商業的和諧平衡,精控從概念到建造的流程,創造基於當代、面向未來的高品質,有情感的空間環境。

  • 主張以「關係的設計」作為基本理念梳理不確定性的現實,協調處理內與外、新與舊、人工與自然等之間的關係,隨物賦形、因勢利導,激發空間與身體行為的互動,提升物質空間的精神內涵和體驗價值。

秉持自知自在的東方哲學,包袋品牌「山下有松」致力於探索符合新生代生活體驗與價值觀的實用設計,品牌邀請建築營打造一處會客廳,結合展覽、接待、會議、拍攝、直播等諸多功能,通過設計語言傳遞企業文化,讓遊客沉浸式體驗產品理念。
 
 

挖空牆面搭配玻璃的通透,重塑室內外空間的連結,靈活燈具配合空間框架和採光滲透的變化提供照明支援。
 
 
本案原是立於北京一處文創園區內的單層合院式坡屋頂廠房,遠離都市喧鬧且環境清幽,饒富人文氣息,建築雖具有工業美感,卻缺乏獨有特色。因應業主期許,設計團隊解構品牌內涵,重塑建築界面並梳理動線,通過開設大小不一的景框優化室內採光與通風條件,構成嶄新的內外關係,賦予其獨特的空間感染力與識別性。
 
 

咖啡廳的內部陳設透過落地窗以最大限度向庭院內外開放,傳遞歡迎之意。
 
 

內外交融
 
整體空間以「景框合院」的概念為出發點,沿用原建築的合院格局和輕鋼桁架結構,環繞庭院中心設置的如鏡水面,順勢形成洄游動線,沿途編布咖啡廳、工作間、會議室、展廳和廁所等場域;新規劃也精心安排立牆,打造大小不一的窗景,利用玻璃的通透降低隔牆分野,破除傳統的封閉界線,建立內外交融、層次分明的空間感受。
 
 

新牆內部暗藏雨水簷溝設計,巧妙遮蔽舊建築凌亂的屋簷,簡潔建築外觀。
 
 
置於迎賓首位的咖啡廳,和位於其後的產品展示廳,是兩處佔地最大的重點空間。作為來客的第一印象,咖啡廳的設計尤為講究,精算景框效果,令窗外的地平線與室內的家具線條共同構景,突顯視感開揚、綿延的感受。空間兩側皆採用落地玻璃窗,並以此延伸吧台和卡座,為用餐場合建立內外交流的聯繫,彷彿將室內景致化為生動櫥窗,也藉著晴雨光影投映入室,豐富牆面的動態表情。
 
 

消除封閉的邊界,建立半開放的留白區域,讓建築塊體的堆砌豐富空間層次。
 
 
為加強裡外交融的通透感,圍繞庭院四周的立牆逐一開設景框,因應各區的公、私層級決定窗口朝向,除了塑造有呼吸節奏的場景互動,也照顧必要的隱私保護;面向庭院的窗口配以電控幕簾,讓使用者視需求調控開合。原建築廠房的室內輕鋼桁架布置密集,空間感受單調且壓抑,新規劃因應不同的功能場域與建築條件變造頂上空間,在天花設置漏斗形景框,讓灑落的天光飽滿室內氣氛,同時拉高空間體感。
 
 

透過長桌塊體定義展廳,同時延伸空間,磚紅的顏色和自然紋理反襯品牌產品用色。
 
 

自然相映
 
庭院是此作設計的另項亮點,腹地中心設置一片如鏡水面,除了深化空間詩意,同時也是產品發布的重要場地。利用座椅區遞進式下沉,引導目光聚焦於水面,呼應玻璃的通透,倒映出周遭流動的人群,以及更遠處的草木綠植,聯動著觀看與被觀看的主客關係。水面與天光沉靜了整個空間,水體的流動亦靈活了場地氛圍。
 
 

工作間以暖色為主,配合木作展示架和窗外的自然綠植,回應品牌「自然自知」的理念。
 
 
考量品牌推崇自然而然與實用訴求等內涵,全作建材均選用偏向純淨溫暖的質感;像是,地面採用黑色的微水泥為主,在光線撫照下顯得溫樸柔和,與室外庭院遙相呼應。部分牆面、台面和扶手等則採用米色石材扣合純淨質感,同時豐富材料語言,回應品牌特質。
 
 

會議室落地玻璃外側配有電控遮陽百葉簾,可因應使用需求維繫空間隱私。
 
 

多元應用
 
在節能考量上,為提升建築的物理性能,環繞空間的新牆面設有保溫層,能有效隔絕外界環境的影響,同時新牆面也是展示品牌精神的視窗,每一處景框都宛如精心布置的畫卷,反映主客情緒與當下交織的風景。
 
 

步入展廳深處,音響和大型喇叭樹立不同展區的分界,透過金屬和機械的特殊造型,帶來吸睛的效果。
 
 
設計團隊解構原建築的框架、模糊內外邊界,空間整體看似通透,實則層層有序,動線鋪排自開放到私密邏輯清晰,配合家具定義場域使用,保留最大限度的變化彈性。身在空間,可感受天光雲影的流動、開放與私密的平衡,虛實立面相輔相成,引人游移探索、外觀內望,悠遊於與自然交融的雅意之中。
 
 

採訪」江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