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ior 383
這座位在上海浦東的住宅主要居住成員為一家四口,設計團隊放眼育兒不同階段的空間所需與家庭成長變化,以開闊、明亮、互動為前提,藉明朗的空間敘事,建構一座親子溫馨互動的堡壘。
空調系統配合開放性空間與大幅連貫的落地窗延伸視野,透過天花橫樑與家具定義使用區域。
曲弧勾勒生活場域
全作以能量與時間的流動為思考,為家宅注入曲弧語彙,細膩關照屋主一家日後的生活場景,讓每個人在日常中的點滴積累,都能被「家」完整的包容,一起在時光長河中編織成長回憶。
懸於牆面的電視、沙發,以及茶几纖細的支撐,共構客廳輕盈的視覺,以少許深色家具的點綴豐富畫面。
布局上,公共場域採取開放式設計,使視野能貫通客餐廳空間,作為家庭成員交流互動的共享區,再透過大幅落地窗引入戶外的河景動態,如同為家宅鋪開一幅生動的自然畫卷。室內使用一致的天地壁材、室內照明重視層次鋪排,加強景深構圖的和諧與清爽。
於客餐廳之間橫過一張結合置物架的矮桌,實施不完全隔斷,置物空間大小不一的層架,營造多寶格般活潑的趣味性。
為了突顯空間的流動感,天花板採取拱形造型,在空間中形塑包覆感受,家具的型態與色彩,或明或暗地呼應不同區域的曲弧語彙;像是,客餐廳之間看似方正的展示層架,不僅輕盈地樹立場域分界,同時也通過兩側飽滿的弧度與圓潤的牆角對話,以流暢之姿過渡分區。
一線燈光為走廊標出明亮指向,拱型天花形塑波浪般的弧線,在每一次起伏中提示不同房間的出入。
婉轉線條引領視線自然向內蜿蜒,主要動線的拱形天花板更顯得飽滿,兩側渲染的燈照突顯了線條的立體感,同時修飾橫樑方正的輪廓,明確標誌出連往不同房間的出入口,引導居者的腳步自在穿行,和諧串連每位家庭成員的日常動態。
書房注入淺透的薄荷綠,為閱讀和思考的空間渲染冷靜平和的氣質,加上黑色金屬元素,框架場域的理性秩序。
富有質韻的柔和設色
針對育兒住宅,設計團隊亦積極回應包容、溫厚的情感訴求,全作設色採用質感飽滿的塗料打底,配以石材天然紋理、潤澤皮革、木質家具等組合,構成大地色系的內斂氣質,迎納細膩的光源層次,顯得柔和雅致。在細節上,亦巧妙編列質材的用色深淺,豐富空間的表情變化;譬如,公區的米白色天花板奠定柔和視覺,在天花造型的變化中,滲透暖色光線,將視線引向主動線與木質櫃牆,外淺內深的對比砌成沉靜氣氛,自具韻味。
主臥弧牆兩側內彎,配合天花內凹的造型,加強寢區的包覆,提供睡眠的安全感,白色床墊、被褥與木質床架,呼應空間以白牆搭配木質地面的設計。
書房作為工作和思考的場域,營造清爽寧靜的空間,書桌選用厚實、圓潤的穩重造型,桌面大面積的淺薄荷綠、黑色框界以及金屬燈具,與背牆的窗格共構理性和活潑並存的空間氛圍。背牆展示架兼具收納與展示功能,同時結合燈光設計,納入綠色漸變玻璃,回應旁側落地窗簾半透明的質地,不同程度的光滲透相互對話虛實,豐富了立面表情,回應關於「流動」的設計初想。
溫柔回應居者的細節
《時光膠囊》不僅是一處居所,同時也是記錄生活的畫布,因應居者使用變化場景細節。地坪的鋪陳變化暗示著公私屬域,主臥房用木質營造親人膚觸,立面、床頭櫃燈具和寢具採用上淺下深的對比設色,用以沉靜人心。寢區背牆兩側向內彎曲呈現包覆性結構,加上厚實鋪墊,中間嵌入睡床與床頭櫃,令睡眠感受更加安穩。
輕薄圓潤的浴缸造型呼應浴室空間婉轉的分區曲線,點狀燈光配合線性燈帶以及鏡面反射,點亮精緻的光環境。
主衛衛浴對應流水意象,用弧線勾勒不規則的雕塑感,間接光源偕同玻璃燈罩和鏡面反射,照映著馬賽克牆面的晶瑩質地,在簡潔線條中流露細緻的視覺美學。用柔曲承續「流動」意象,處處潛藏細節,簡潔且雅致,靜靜回應時光荏苒與居家歲月,形塑出一座質地溫暖的親子宅。
編輯」江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