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

Interior 383

Studio In2深活生活設計|俞文浩 孫偉旻 / Yutopia山屋

回歸純粹的自然慢活

  • 設 計 者」Studio In2深活生活設計 / 俞文浩 孫偉旻

  • 參 與 者」林意澄

  • 攝 影 者」劉士誠

  • 空間性質」住宅

  • 主要材料」實木皮、實木桌板、大理石、磁磚、礦物塗料、馬來漆

  • 面 積」63坪

  • Studio In2深活生活設計重視在功能需求和美感之間取得完美平衡,強調每個空間從線條到顏色布局與比例的重要性。

  • 擅長以建築的視野觀察室內,以直白的論述傳達簡約獨特的美學,堅持提供歷久彌新、現代、具藝術價值、多元化的設計。不為裝飾而裝飾,志在創造擁有靈魂、概念、量身訂製的作品。

設計的本質在於回歸純粹與簡單。空間猶如一方素淨畫布,讓戶外的蒼翠山色與天光自然流瀉而入,成為最動人的景致,點綴其間的綠意與自然材質,不經意地添抹生機,令人心曠神怡。生活本該如此,以簡單的姿態擁抱世界,讓寬闊的心境涵容四季的更迭,自然所贈予的光影、色彩與氣息,皆能自在流淌,構築讓人忘卻塵囂的悠然宅邸。


以白色為基調,形塑淨朗的舒適居景,點綴暖木、綠色等自然語彙,將內外之景相互連繫。


位於新店山區的《Yutopia山屋》是一座擁有近30年歷史的連棟別墅,蓊鬱的山景與靜謐的情境,為這棟老建築奠定與自然共生的基調,遠離都市塵囂,卻又不失便利,成為屋主夫妻與愛貓的理想居所。以「回歸純粹」為核心,步入其中,迎接居住者的便是玄關的細膩光影。


光影穿過階梯縫隙漫灑入室,勾勒些許溫潤,為空間提供充足採光。


設計團隊刻意將儲藏室設計為懸浮式,不到頂的隔間讓樓梯間的自然光從縫隙漫入,形成柔和光帶。樓梯本身不僅是垂直動線,更成為光的載體,踏面延伸為平台,光線沿階梯縫隙灑落,在白天時分光影躍動變幻。看似不經意的設計,實則是對「自然採光」的深刻思考,讓居住者在進門的瞬間,就能感受到空間與光的共生關係。


布劃大尺度通道串聯場域,開闊的空間感,譜出輕鬆自在的日常步調。


通透開敞 疊映成趣

空間布局上,順應原有樑柱結構與長形基地,以厚實門拱串聯各區。穿過玄關,空間豁然開朗,客廳與餐廳間規劃大尺度過道,既劃分領域又保持通透。設計團隊並未刻意遮掩老屋的原始結構,將沙發背後的外拱特徵保留,成為空間的獨特記憶點。


客廳鋪設木地板勾勒暖意,如地毯般區分空間調性,成為天然的場域界線。


地面材質的選擇呼應山居生活的需求,一樓多採用磁磚以適應山區濕氣,僅在客廳局部嵌入木地板,如地毯般界定出溫馨氛圍。餐廳的大型收納櫃隱於墨綠色拉門後方,這一抹綠意不經意間與窗外綿延山景呼應,形成室內外的無聲對話。


餐桌後方收納櫃體以推拉門作遮擋,並裝飾綠色調與戶外自然相呼應。


廚房捨棄封閉式中島,改以美式吧台結合雙動線,讓行走路徑更加流暢。牆面選用淡雅灰綠石材,其低調紋理與屋主性格相契合;吧台搭配厚實橡木桌板,與不鏽鋼檯面形成冷暖對比,既實用又富有質感。值得一提的是,設計團隊與屋主特別在後陽台規劃冰櫃區,解決山區食物採買的不便。透過隱藏於細節的實用考量,正是老屋改造的關鍵:設計不僅要美,與屋主更要貼近真實生活。


廚房牆面鋪上灰綠石材勾畫淡雅氣息,表現屋主恬淡的性格色彩。



溫暖與延伸

踏上二樓,空間轉為私密而溫馨的氛圍。主臥床頭上方嵌入鏡面,透過高低差營造出「想像之外的空間感」;浴室將梳妝台獨立設於乾區,滿足日常使用的便利性。


有別於一樓磁磚地板,二樓則鋪陳木地板,描畫恬淡安適的休憩氛圍。


二樓鋪設木質地坪,腳踏的溫潤感與山區的涼爽氣候形成微妙平衡。起居室的橫拉門通常保持開啟,使樓梯間的立面造型自然延伸,創造連續的視覺節奏。這些設計並非刻意為之,而是順應結構與生活動線的必然結果,體現了「少即是多」的智慧。


主臥床頭上方設置鏡面,透過反射放大視野,仿若「第二空間」般延展想像力。


改造老屋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早期別墅缺乏現代建築規範,尤其是無序的汙排水系統,讓設計團隊必須在有限條件下重新規劃管線。然而,這些限制反而激發出創造力,例如利用原有柱體形成「厚牆」般的過渡空間,或在保留原始拱牆的同時,賦予它新的功能意義。老屋改造是一場與時間的協商,有時「限制」反而能啟發更純粹的設計。

 

浴室延續整體風格,並將梳妝區獨立設置於乾區,滿足生活的便利性。


綜觀全作,設計團隊以減法思維,讓材質、光影與動線回歸本質,在白牆與綠意的調和中,勾勒出山居的從容與詩意。「最好的設計,是有美好的感受卻感覺不到設計的力度。」而居住者所需做的,只是以簡單的姿態,擁抱這份自然所贈予的閒適。

採訪」林靖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