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

Interior 384

十合室所|朱俊勵 董家寶 王華妮 / The Pinnacle

流動圓弧下的自在居所

  • 設 計 者」十合室所 / 朱俊勵 董家寶 王華妮

  • 參 與 者」陳芸萱

  • 攝 影 者」日形影像

  • 空間性質」住宅

  • 主要材料」實木、石材、鍍鈦金屬、實木地板、藝術塗料、壁紙、繃布

  • 面 積」30坪

  • 十,代表著追求完美的堅持;合,是團隊將呈現更多元、專業,且跨領域的視野。 不侷限於任何形式風格,共同把每一件事情用最完美的方式呈現。每個設計的執行,除了解決基本需求和美感之外,設計者更重視業主或是品牌的相對應關係,唯有更貼近使用者,才能夠反應出專屬客製的空間溫度,從中檢討出人與空間的關係。

  • 十合室所過往專案作品曾榮獲TID、TINTA、APIDA、K-Design、LOOP等獎項殊榮,團隊作品也獲Archdaily、Leibal、FRAME、NeverTooSmall、SPHERE原點、RetailDesignBlog等國際媒體報導。

位在台北大直的《The Pinnacle》,是一家三口的專屬境地。原始格局雖具備完整的功能性,卻因隔間過多而顯得狹隘且陰暗,由於男主人與女兒長時間旅居國外,僅於短暫歸國時落腳,實際長住者為女主人一人,因此,十合室所團隊重新審視空間使用需求並著手調整平面,將生活重心置於光線、流動感與質感的塑造之上。


重塑平面,釋放公區的尺度和通透感。鏡子的反射悄然放大空間的深度。
 

圓弧流光

有鑑於女兒房的使用頻率不高,設計師決定將其視為公共領域的一環,透過兩道活動拉門與客廳銜接,讓自然採光得以從多角度漫射入內。考量女主人以輕食、西式烹飪習慣為主,廚房的規劃同樣跳脫傳統封閉思維,改以全開放的形式呈現,進一步強化光線及動線的自由流動;玄關及廚房側邊則配置鏡面,創造放大與延伸效果,使室內在視覺與心理感受上皆更為寬闊。


玄關和廚房區域鋪設磁磚地坪,貼合場域屬性,確保日常便利。
 

另一方面,女主人平時有打鼓的興趣,團隊遂以此作為設計的靈感來源,將「圓」的元素融入多處細節──出風口化為手碟鼓般的造型,餐桌上方則選用Flos燈具,水波紋漣漪呼應著天花板弧線,磁磚地坪與海島型實木地板的交接處亦以弧線相連, 甚至中島下方也有小巧的圓弧收邊;串接客廳與私領域廊道的轉角立面更是特意削去一角,藉由柔和的圓角處理,減少行進間的生硬感,這些相似的語彙不僅貫穿各個區域,形成一條非具象的隱性脈絡,更在細微之處彼此照應,讓家宅畫面在不著痕跡間顯現統一性以及流暢的韻律。


天花板的弧線收整了基地的樑柱系統,形塑柔和流暢的感受,同時亦扣合「鼓」之設計意象。
 

特別選用Flos的水波紋燈具,與天花板線條映襯,宛如漣漪在空間中擴散。


軟裝則將Cassina沙發視為視覺焦點,由此向外延伸至其他家具型態,整體多為圓潤線條,扣合爵士鼓形象,並融合品牌家具的極致工藝,捎來一抹匠心雕琢的韻致;Bang & Olufsen電視亦化為藝術品,以輕盈姿態化為可隨心轉換視角的雕塑,模糊機能界線,釋放空間的自由與彈性。


沙發作為公領域核心,泡泡般的造型與鼓相似,同時也由此衍生出其他家具型態。
 

出風口的造型彷彿手碟鼓,在在緊扣女主人的興趣。


材質秩序

從格局重整、光線導入到圓形意象與材料選擇,試圖重新詮釋「精品宅」的定位:不依靠浮誇的裝飾,而是以最單純的設色、精準的線條和一致的細節,打造自在和細膩並存的生活場景。玄關和廚房鋪設磁磚地坪,便於清潔且耐刮耐髒,主要活動空間利用實木地板增添觸感的溫潤;其餘則於局部飾以天然石材、鍍鈦跟繃布,呈現精緻高雅的表情,每一種用材皆經精準拿捏,既保有視覺上的豐富度,又避免因過度堆疊而造成繁雜感。


磁磚地坪和實木地板間的接縫切齊中島量體,形成俐落界線,延伸出視覺上的穩定感與秩序美。


設計師進一步分享道,主臥室的展示平台及主臥衛浴檯面選擇稀有的雕刻紫大理石製作,紫羅蘭色交織雲霧般的紋理,在不同光線下色澤亦有細緻差異,高雅中同時帶著一絲神秘,正如同女主人散發的氣息,溫和恬淡又不失迷人魅力。


女兒房被視為公區的一環,透過活動式拉門彈性因應各種情境需求。
 

女兒房延續公區的調性,選用Molteni&C床組,帶有綠色收邊的皮革床頭與綠色Flos燈具,內斂中暗藏活力。主臥室則以柔美為主軸,床頭的低飽和度紅色牆面和Baxter的泡泡造型床組有效消弭剛硬感,深化親和氛圍;床組附帶的嵌入式調光燈的小邊桌和另一側以手工雕鑿石材搭配口吹玻璃的Henge茶几相互映襯,櫃體把手亦透過CNC鐵工客製訂作,讓手作溫度及自然肌理在靜謐之間悄然流淌。


主臥室。低飽和度的紅色牆面及泡泡般的床頭突顯女主人的柔美氣質。
 

主臥衛浴。以雕刻紫大理石一體成形製作檯面。


燈光計畫不追求均亮,嵌燈僅設置於必要之處,其餘則透過間接照明或立燈補足光線,臥房則以踢腳燈、床頭燈與局部光源營造柔和且舒適的照度,讓光影緩慢流動。綜觀全案,圓弧線條如柔軟的節拍,將日常光景及情感溫柔編進空間裡,讓材質、形體的互映構築出一種別有深意的節奏,賦予居所悠長而醇厚的靈魂。


採訪」陳映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