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ior 384
在台北大安區的靜巷內,獨棟住宅靜靜佇立,以「旋階書韻」為名,徐徐道來融合知識、藝術與生活的居家場所。設計團隊以室內建築的思維,將空間、光影、材質與細節細膩鋪陳,為屋主一家四口打造容納多元且沉澱心靈的居所。本案空間緊湊有致,隨著家庭成員增加,此處從輕居場所化為長期居所。基於屋主夫妻時常居家辦公,並珍藏大量書籍與黑膠唱片,因此十分期待家中能有一面展示牆,營造舒適的閱讀環境。
以「書牆軸線」巧妙串聯客廳與樓梯間,通透展示書籍黑膠,兼顧採光與閱讀氛圍。
設計團隊將需求轉化為「書牆軸線」,以書櫃作為客廳與樓梯間的銜接,既維持視覺穿透感,亦引入自然氣息。動線規劃上,廚房連結旋轉樓梯後側通道,布劃流暢的雙動線;餐廳與書房之間則以籐編門片作區隔,保持交流互動,讓空間精巧卻舒展自如。
地坪以異材拼接巧妙界定樓梯區域,兼具防撞機能與視覺轉場的流暢性。
一樓以特殊漆面與溫潤木地板定調,整面書牆成為空間的精神象徵,搭配旋轉樓梯的曲面量體,形成垂直向度的雕塑語彙。全室材質強調呼吸感與溫度,選用特殊漆與木百葉呼應書頁質地,地坪則以異材拼接界定樓梯位置,不僅防碰撞,亦流暢轉換視覺場景。
天花弧線引光入室,百葉篩落柔漫光影,搭配紙皺吊燈呼應書香,營造深邃層次。
天花的弧度設計引導自然光線,透過百葉的篩落,光以柔和姿態漫射入室,塑造內斂而深邃的光影層次。家具軟裝亦呼應書香主題,餐廳吊燈如揉皺紙張懸於餐桌上方;書房沙發置於中央,營造被知識環繞的沉浸感。整體色調以淺米、煙灰與黑色木皮為主,低調中見質感,呼應屋主追求安靜、專注的生活節奏。
藤編拉門輕巧區劃餐廳與書房,既維繫互動通暢,又舒展略顯緊湊的空間。
隱於美學的機能巧思
收納設計巧妙整合於空間語彙中。一樓書牆與櫃體透過比例分割、對稱排列,減輕量體厚重感;櫃內嵌入光源及發光石材襯底,強化視覺深度。展示層架依黑膠、書籍與陶器尺寸精準規劃,既實用亦展現居者品味。
展示櫃內嵌光源,搭配發光石材暈染暖韻,層架依藏品尺寸精製,兼具實用與美感。
設計過程中,旋轉樓梯的施作是一大挑戰,其龐大尺度需在有限面積中精準落位,設計團隊反覆與施工團隊協調,最終讓樓梯如雕塑般成為視覺焦點。完工後,它不僅是連接樓層的動線,更象徵時間的流轉,階梯旁的黑膠唱片與書牆層架,記錄著家庭共同累積的記憶故事。
主臥規劃百葉窗引入柔和光影,營造寧靜放鬆的就寢空間,讓身心獲得充分休憩。
一樓作為公共區域,開放式設計促進家人互動,書牆與旋梯則是構成空間的核心;二樓回歸私密,以材質與光影營造靜謐氛圍,形塑流露出閒適與深度的避風港。全作精妙運用木皮與特殊漆的質感對話、藤編拉門的輕盈搖曳,以及義大利洞石與木地板的異材拼接,在細節中體現靜謐層次。
次臥運用簡約材質與間接照明,搭配百葉窗所映光影,描畫舒適又不失品味的休閒氛圍。
自然光透過木百葉灑落,隨時間推移變幻室內景致;復古家具靜駐角落,彷彿見證日常的溫馨片段。設計團隊以人為本,透過現代東方語彙,將住宅提升至「心理儀式性」的層次,不僅滿足機能,更成為情感與藝術的載體。書頁的墨香、黑膠的樂音、階梯的流動,皆成生活詩篇的註腳。
編輯」林靖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