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

Interior 386

拾葉建築室內設計|葉佳隴 鄭名媛 / 和煦

兼具日常舒適與待客氣度的人文居所

  • 設 計 者」拾葉建築室內設計 / 葉佳隴 鄭名媛

  • 攝 影 者」WEIMAX STUDIO / 鍾崴至

  • 空間性質」住宅

  • 坐落位置」台灣

  • 主要材料」烤漆、特殊塗料、石材、鐵件、實木地板

  • 面 積」70坪

  • 葉佳隴畢業於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鄭名媛則畢業於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

  • 拾葉所創造的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追求自然的空間、合諧的比例,搭配清晰的設計,自始至終不著墨於華麗的裝飾、不浮媚於流行,對設計的態度始終如一,就如拾葉的寓意:學藝作畫,宛若入林摭葉,須仰取俯拾,不斷積累。

  • 透過嚴謹的標準工學、按部就班的工序步驟,要求工班施作合理的品質,選用綠建材材質,塑造安全居住環境!設計與實品完成的一致性,一如預期中的精緻,創造專屬於空間的獨特味道。重要得獎紀錄包含TID Award、TINTA金邸獎、金點設計獎等。

《和煦》坐落於公園周遭,大片落地窗將盎然綠意引入室內,為空間鋪陳明亮而靜謐的氛圍。業主夫妻育有一雙子女,這座宅邸必須承載家人的舒適日常,同時也需兼顧招待訪客時的明亮與質感,有鑑於此,拾葉設計在窄長格局的規範下,透過弧形語彙、光影流動及材質交融,重新定義現代住宅的人文氣質。


家人的日常起居以及業主的待客需求必須並存,整體畫面溫馨中不失大氣。
 

柔化結構 串聯場域

由於基地本體為長向型,動線配置遂成為關鍵,設計團隊將入口置於偏中心的位置,左右兩側則分別規劃為孩子臥房以及主臥室;玄關銜接客廳與餐廳,讓公區集中開展,並將書房視為緩衝區域,藉此維繫私領域的隱私,這樣的布局兼顧了待客的流暢度,同時確保睡寢環境的安定。


玄關鞋櫃與儲藏間為公區的收納核心,維繫了居家環境的簡潔。
 

綜觀全貌,最鮮明的設計語彙來自於弧形線條的運用。利用柔和蜿蜒的弧度,巧妙地化解建築中原有樑柱的壓迫感,並在天花板、牆體與家具形體中延伸,化為貫穿全室、極具辨識度的元素。這些弧線既是結構的修飾,也是引導動線、界定場域的媒介,將客廳、餐廳與書房自然串聯,營造優雅而富生機的畫面。設計師以「光影流動、溫潤人文、材質交融」作為主軸,使室內流露出柔韌的藝術性,在弧線的環抱之中,日常起居與社交情境皆可自然而然地展開,凝聚成溫潤且具生命力的家居篇章。


期許光線能與材質的質地共構舒暖自在的氛圍,利用中性的色階平衡石材跟金屬的冷冽。
 

材質光影的交響

針對材質策略,本作利用質樸石材和塗料作為基底,鋪陳內斂沉穩之肌理,再搭配木皮與金屬的點綴,讓家宅在剛柔之間取得和諧平衡。色彩上則以米色、灰階等低彩度的輕柔中性色為主,避免厚重或冷峻感,使光線在材質間自在流轉,形成一種帶有人文溫度的語境,進一步彰顯團隊在材料比例和色調上的精準拿捏,演繹細膩而耐人尋味的表情。


餐桌主燈有機的弧形型態強化了室內的雕塑感,亦成為視覺焦點。
 

以天然石材與圓弧量體構築餐廚區塊,結合光帶細節,展現結構張力。


另外,亦導入Crestron智慧系統,整合全室燈光情境,可依照各自需求轉換區域氣氛,因應多元場景彈性應對。餐桌主燈選擇具雕塑感的有機弧形燈具,呼應空間中大量曲線造型,也躍為視覺焦點。燈光計畫不僅注重功能性,更強調光影流動和材質的對話,藉由自然光及人造光源的相互交織,構築白晝與夜晚截然不同的氣韻。


藉由弧線語彙調和基地既有的樑柱系統,讓結構轉化為明朗優雅的空間印象。Crestron系統則整合全室燈光,能因應多元場景做出光源調整。
 

個性化的空間敘事

私人領域延續公區的暖潤基調,並根據家庭成員的特質,錨定專屬調性。主臥以高雅大氣的筆觸描繪畫面,回歸本質令身心獲得深層釋放;女孩房以粉色調搭配展示機能,呈現柔美浪漫之個性;男孩房則利用灰藍色調與俐落櫃體,隱喻他的活力及理性。


鏤空的量體帶來了穿透流動的效果,順暢地銜接起各個場域。


書房作為公私領域交界的中介區,以半開放配置串聯動線,兼具過渡緩衝和彈性。


每間臥房保有個人特色之餘,亦與整體風格映襯,最終勾勒出一幅多層次卻協調的景致,讓家人擁有各自的獨立天地,同時共享彼此的節奏。 


主臥室延續公區的溫暖基調,在光影與質地間描摹出靜謐境地。
 

男孩房的灰藍色系簡約俐落。


設計師總結,狹長格局與結構壓樑是全案最大挑戰,透過重新重整線路、訂立動線,並以弧形消弭限制,突顯室內的敞亮及靈活性,讓美學、功能與科技三者並進,成就一處既能包容生活點滴,又能展現待客氣度的居所。


女孩房運用粉色系表現清新溫婉的氣息。


採訪」陳映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