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關鍵字: 建築
生活 / 沈志忠,因共鳴而啟的收藏路
從事室內設計領域17年,沈志忠對於家具與藏品的了解,使他在分享時對於各大經典品牌與設計師的風格與經歷信手拈來,而回到設計師身分,沈志忠也時常需要為業主搭配各式合適的家具,除了考量空間尺度、材質運用、設計風格導向之外,沈志忠認為更應該自...
生活 / 方信原:經典家具背後的故事與意涵,使我著迷
方信原設計師從事設計行業超過20年,其作品有著獨特的識別度,純熟的「灰色階」運用,讓他經手的案件總有股純靜沉澱的情調。簡約乾淨的空間中,精準拿捏各物件的比例遂成關鍵,且在搭配之餘,如何突顯家具軟件的特色,或使其背後所代表的思想能發揮得淋...
生活 / 劉榮祿:家具應該有自我獨特的個性
在成為室內設計師之前,劉榮祿曾浸淫於藝術的涵養多年,藝術家的出身背景,使他在家具與空間的選擇搭配上具有獨到的看法,在其設計作品中,不乏見到風格十分特殊的選品,令人好奇他如何將其運用於空間之中,創造出一個個具有個性的空間。本期《室內》雜...
生活 / 紅色象徵和意義
至今,紅色被廣泛運用在日常生活中,紅綠燈的「紅色」是停止,比賽中的「紅牌」代表犯規,警告標誌大多使用紅色的文字或是圖像呈現,是因為「紅色」是可見光譜中波長最長的顏色,此特性讓紅色成為最容易引起人們注意的顏色,久而久之,「注意、禁止」等辭...
特別企劃 / 李乾朗《直探匠心 — 李乾朗剖繪台灣經典古建築》
《直探匠心》嚴選出李乾朗最鍾愛的三十五棟台灣經典古建築,希望引領讀者跟隨作者獨到的建築透視眼與神乎其技的手繪圖工夫,看見每一棟古建築的前世今生與弦外之音,看到你熟悉的建築,不曾看過的一面,再次細細品味。 書籍資料提供」 遠流出版...
特別企劃 / 【設計師爸爸的Men's Talk(一)】周正峰 X 劉冠宏|用心身教,做好自己
從年輕時便喜愛孩子、給予較多包容的劉冠宏,卻提倡將孩子視為大人對待,並認為傳宗接代是一項「生物本能」;而年輕時未曾想像自己育兒模樣的周正峰,卻因為女兒的出生而決定獨立創業,以抽出更多時間照顧家庭。 兩位好友具有類似的生命歷程,在個性...
觀點 / 思講堂|從設計教育談起
藉《室內》雜誌專欄整理回台10年執業與教學心得,也分享設計思想,面對巨大系統並嘗試改變,唯有從根部著手,翻轉觀念,讓時間作用;當因緣俱足,進化跳躍可待。首篇是關於建築及空間教育與制度隱憂,提出觀察五點。 第一點,對於獎章與證照的迷戀。美學素...
特別企劃 / 工家美術館 |正式開幕
由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籌劃的工家美術館,已於11月15日正式啟動,擷取工家兩字的台語發音(ㄍㄨㄥ ㄍㄟ),即共享之意,企圖打破工地與街區的藩籬,拉近工人和民眾的距離。建築由十禾設計吳聲明建築師操刀,內裝則邀請無氏製作吳孝儒設計師運用工地常...
特別企劃 / 工家美術館| 吳聲明建築師專訪
以台灣工地文化作為出發點的工家美術館,建築外觀由十禾設計吳聲明建築師規劃,《室內interior》雜誌邀請他來聊聊設計想法,以及過程中的二三事。 特別感謝」 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十禾設計...
特別企劃 / 謝宗哲《HO!SANAA:妹島和世+西澤立衛的溫柔建築風景》
《HO!SANAA:妹島和世+西澤立衛的溫柔建築風景》並不是委託執行的著作,而一部較偏向作者謝宗哲個人在歷經十數年、一點一滴閱讀並現場體驗SANAA建築的「私人建築學習札記」,和過去曾經撰寫建築家伊東豊雄一書的背景脈絡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可以視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