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關鍵字: 建築
話題 / 瑪黑家居安和門市 集結丹麥重磅品牌
瑪黑家居於2022年12月雙城展店(台中新光三越中港店、台北安和門市),正式引進丹麥重磅家具品牌群,包含:&Tradition、ferm LIVING、MOEBE、The Poster Club、GUBI家居家飾燈具,以及充滿詩意的生活選品:丹麥ZENZ Organic全系列洗護髮品、法國Oli...
話題 / 臺北體育館《我的主場》大改造
臺北體育館前身為臺北羽球館,於1994年改建成綜合體育館。在建館近30年的期間,孕育了許多運動員,更是經歷2009臺北聽奧、2017臺北世大運等大型運動賽事,可謂是全國競技運動的最高殿堂。 臺北體育館入口處,改造前視覺較為混亂,資訊不清晰。 然...
話題 / 全台最高「潮」酒店 阿里山英迪格酒店
台灣五大山脈之一的阿里山山脈,與石水山、塔山、祝山、尖山等十八座主要山巒構成了知名的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日出、雲海、鐵路、森林、晚霞是阿里山最廣為人知的「五奇」美景,其中阿里山的雲海更名列為台灣八景之一。阿里山英迪格酒店座...
話題 / ADA新銳建築獎展覽 揭示疫情後新視界
台北市建築市代會與a+tec《實構築》季刊合作,於近日舉辦「第六屆ADA新銳建築獎」展覽。今年以「未來」作為概念,帶領民眾重新思考在資訊龐大、距離模糊的疫情後時代,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可能。本次展覽著重於「CONTENT X」,以未知數「X」呼應充...
觀點 / 設計見問 │ 大於‧等於‧小於
我不愛搭計程車,每每坐上,不知是礙於心中尷尬,或是不願車內氣氛沉滯,總是主動打破沉默與駕駛對話,即使平日搭計程車的頻率不高,但仍可發現司機們熱衷的話題,不外乎是政治、物價、交通狀況,或是自身的人生經歷。或因當事人年齡不同,進而衍生出一些不...
觀點 / 思與形 │ 觀想之間
「觀」意指觀察,「想」則是發想,觀察、反芻、咀嚼後發想是我設計時的慣常。在操作設計的時候,比起明確的意圖、機能與形式,我更喜歡運用曖昧,模糊界線的空間操作手法,突破固有想法來傳達我對空間的想像。瓦解原有或常見的形式、意義與模式,漸漸地...
焦點 / 兩册空間制作所 │ 翁梓富 / 朗居
若論家居空間的樣貌,有人在意物質標籤,有人心念綺想萬千,而之於兩册設計團隊而言,如何跳脫僵固思維,從使用者的需求本質來實踐理想,便是對住宅設計的最佳註解。 此案為一座屋齡約20年的華廈,業主夫妻與婆婆、一位幼兒居住在此,因家庭成員增長,希望...
焦點 / 尚層設計羅湖公司 │ 張恒 / 楠木陶居
《楠木陶居》是一個祖宅重建項目,因業主初衷與環境特色觸動設計團隊採取詩意的空間思考,令室內氛圍寧靜悠然,不僅符合居住者的生活期待,亦重視 日常生活與環境風貌相融,空間場境能隨著四季風光與當下應用而煥生精彩。 回顧全作源起,業主在事業...
話題 / 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 得主揭曉
設計圈年度盛會「2022金點設計獎頒獎典禮」,日前於臺灣戲曲中心盛大舉辦,並於典禮中揭曉象徵最高榮譽的「年度最佳設計獎」得主!今年度金點設計獎及金點概念設計獎共收到來自全球30地、近8千件作品同場競技,經初、複、決審三階段評選,評審團最...
話題 / 2022台灣光環境獎 入圍決選作品及評審觀點
2022台灣光環境獎評審團主席周鍊表示,今年參賽作品競爭激烈,入圍作品中不僅首次出現整合城市街區多件建物參賽的作品,亦首次出現如觀光列車、橋墩等公共設施,可見台灣光環境獎推動以來的影響力已日漸累積,尤其是公部門對整體光環境意識的重視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