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關鍵字: 建築
話題 / 瓦豆製作:有燈就有人 有光就有故事 光環境獎作品故事(二)
銀座聚場 拱廊街。 這裡曾是人聲鼎沸的熱鬧商店街,落成於 1936 年,然而隨著商圈轉移,店家的鐵捲門一扇扇拉下。設計師江佶洋談起初次到訪此地的樣貌,漆黑的巷弄裡沒有商家也沒有人,一切寂靜無聲。因此在討論初期即定調「有燈就有人」的主軸,...
話題 / Noiz:以全身感受如同空氣的光 光環境獎作品故事(一)
Shadow In Motion 「某方面來說我覺得光更像空氣,不一定要被看見,但能感覺到它的存在,你可以聽見光的聲音、從肌膚感受到光的溫度,如同全身心飄浮其中、受到光的洗禮。」設計師豊田啓介以詩化而浪漫的語句形容道。儘管光的體驗如此感性,其背...
生活 / 解放封閉生活的出口 打造私人綠洲
1929 年,現代主義的先驅瑞士建築評論家西格弗萊迪.吉迪恩提出,陽台是「走向新生活方式的解放宣言」;二戰後,陽台甚至被認為是住宅項目中「最出色的建築元素」。對於居住者來說,陽台是屬於外部空間,但對於街上的人們而言,它卻又是建築的內部結構,陽...
生活 / 打造私人綠洲 居高望遠的專屬位席
不管是對於「陽台」一詞抑或是「陽台」這一建築建構的起源,歷史上眾說紛紜。有人說陽台最初的記載,是古羅馬競技場中觀眾觀賞的空間,也有人說它起初是一種軍事防禦的設施,一直到工業革命,「陽台」的概念才逐漸成形。 從牆壁稍微延伸出的木製閉...
焦點 / 寧波索邁視聽科技公司
回顧寧波這座城市的歷史,它除了對中國的籃球、排球以及足球三大球類運動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是各式體育項目國家隊的訓練基地之一。2018年開放的寧波中體城,是一個將「體育」結合「商業」模式的新型城市概念,喊著以快樂運動為核心,推動...
焦點 / 61號別墅
斜尖的屋頂、石頭磚瓦砌成的外牆,歐洲鄉村小鎮的瓦房總給人一種愜意又溫馨的氛圍。捨棄摩天大樓的新型住宅,業主選擇四周環繞花園植栽、泳池,風景宜人的《61號別墅》,希望為兩個孩子、一家人打造一個擁有西方倘佯自然的環境與東方富有人情溫度...
話題 / Loro Piana 上乘觸感的溫暖呵護
喀什米爾愛好者對於義大利Loro Piana必不陌生。品牌起源於十九世紀初義大利阿爾卑斯山區的Trivero小鎮,Loro Piana家族以頂級紡織為目標,從世界各地精選羊毛,傳承六代以來堅持在義大利生產製作織品,累積百年實力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羊毛採購商與...
話題 / 2021台灣建築獎
2021台灣建築獎日前揭曉得獎名單,由嘉義市立美術館、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榮獲首獎;樸山村、濟南教會新宣教中心暨主日學教室古蹟修護、淡江教會文教中心榮獲佳作;利澤飛灰暫置場榮獲特別奬;並首度頒發評審團獎給台豐高爾夫球場–西薩會所 ...
話題 / 池水之心 閱讀之森 松原市民圖書館
進入本世紀後,有愈來愈多足以比擬美術館的圖書館建築登場,在日本,也不乏許多地方縣市政府願意投注資金,由建築團隊來主導的圖書館作品。位於大阪南部的松原市,周邊市鎮包括堺市、羽曳野市、藤井寺市,共同擁有201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
觀點 / 自然律|在地建築
在地建築,顧名思義就是當地適用的建築形式,此一建築適應了該土地的地理氣候、文化風俗習慣,以及使用當地容易取得的建築材料、運用當地工人熟悉的構法,長年發展出來的建築形式與生活環境;也就是說在地(local)建築是反映當地文化的總和、訴說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