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關鍵字: 建築
話題 / 開啟歷史與現代的對話 皇家安特衛普美術館
皇家安特衛普美術館位在比利時安特衛普的星狀城市結構。 成立於19世紀的皇家安特衛普美術館(Royal Museum of Fine Arts Antwerp, KMSKA)坐落於比利時安特衛普(Antwerp),是一座以16世紀古堡遺跡改造而成的展覽空間,具有新古典主義建築的特色。館...
話題 / 為小鎮開啟新樂章 卡梅里諾音樂學院
經由安德烈·波伽利基金會推動,Massimo Alvisi與Junko Kirimoto聯手將原本在地震中倒塌的房屋重建為新的音樂學院。在白色金屬板上印有安德烈·波伽利基金會的標誌及標語「鼓舞人們及社區」。 卡梅里諾(Camerino)位於義大利馬切...
觀點 / 淞論集|孤獨的重量
做設計的朋友們一定都有獨自坐在辦公室,挑燈夜戰,努力發展著設計的經驗。過程當中,也許會倒一杯酒,放著喜愛的音樂,腦袋用力地思索著作品的呈現,某些時刻,耳朵是聽不見聲音的,只會迴盪著心裡對於當下繪製事物的反應,從尺寸、材質、比例到空間使用的...
觀點 / 台式新生活 | 耳濡目染的浸潤美學 漸進式翻轉台灣社會
建築、街道和廣告文宣等元素,建構出人們居住的市容。遊走在台灣街頭,你是否發現與以往不同的風貌呢?公路上的北花線客運成為最美的移動風景,而月津港燈節為元宵燈會帶來了全新體驗……,逐一細數這些變化,有賴於進行式的台灣美學。 ...
焦點 / 建築摺痕
作為獨特且高質感的服飾品牌,ANEST COLLECTIVE不追求快速變化的時尚輪廓,也不跟隨色彩設計的趨勢流行,而是低調的將品牌所堅持的審美觀念,透過服飾織品、藝術品、家具與建築元素融會而出,店鋪矗立於上海這片擁有豐厚歷史底蘊的城市中,即使比鄰商...
焦點 / 永恆
永恆Timeless,為人們對事物追求過程的一種極致目標。建物的結構外觀由白派大師理查.邁爾(Richard Meier)親自操刀設計規劃,白色的建築色調與大量玻璃引進的自然採光,在在強調了視覺影像的展現,使得這座深富現代主義色彩影響,線條俐落且潔淨無瑕的...
觀點 / 思想實驗室|Good Vibe
這是一個多事的春天,缺水、太魯閣號,還有全世界依然熱烈的疫情,我相信有很多設計師也在思考當災難發生,我們可以做什麼?設計師往往在設計美好,但當不美好發生在我們眼前,我們又該如何面對?這 10 年來設計思維盛行,各行各業導入設計思考,嘗試各種跨界...
話題 / 林昆穎:在變動的台灣 我們需要相信的方法論
完整走過整個文博會,你會發覺跟過往有些許不同,而這或許來自策展人林昆穎的「混種」背景,接觸過音樂、哲學、空間設計、科技藝術等多元領域,以世大運聖火裝置、台灣燈會「聆聽花開的聲音」等大型多媒體創作術為人熟知,並在去年擔任白晝之夜藝術...
焦點 / 空間峽谷
以「峽谷」為題,唐忠漢在本作運用樓層落差打造一座深境幽谷,將自然代入社區環境內,給予住戶對生活的無限想像可能性。基地為社區會館,建築錯層設計,在同一層內創造高低視線交錯。建案瞄準年輕族群,因此會館設計亦期待給予人新穎、活潑之感,線條比...
觀點 / 自然律|與自然共舞.歷史與再生
從永續環境的觀點來看,我們應珍惜現有資源:舊衣物、舊家具、舊建物、舊機器……,盡可能延續它們的生命,不任意丟棄。但在追求時尚、表象包裝、緊隨潮流的社會氛圍下,很少人敢勇於「做自己」,堅持用舊物,很有可能被他人貼上「落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