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搜尋關鍵字: 未來

生活 / 家,是日常的學習場(論述篇)

隨著生活質感意識崛起,人們對於兒童的日常教育與美學感知愈發重視,親子空間與兒童房成為許多住宅設計的一大重點,《室內》4月刊企劃中特別邀請陳鴻文、張育睿及郭宗翰3位風格殊異的設計師參與,分享其優秀的親子空間與兒童房作品,以及對於兒童空...

生活 / For Children 給孩子的美好選品

兒童節是為保障兒童權益所設立的節日,國際上最早訂定的兒童節是1949年,由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Women International Democratic Federation)為了紀念因戰爭死難的兒童,決議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接著在1954年,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訂定11月20日爲...

觀點 / 設計「憲」上|真誠的設計

在現今的世界由於肺炎疫情,不論處於哪個城市都彷彿身在亂世,才讓大家發現了人性醜陋的一面遮掩不了人們對未來的恐懼。在這非常時期,我們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的心態,把這次的浩劫當作生活中的轉捩點。經過這次考驗,我相信我們都期待開拓嶄新的設...

話題 / HMM-專注人器之間的互動 賦予日常用品全新靈魂

2019年金點設計獎甫於12月5日舉行頒獎典禮,公布30件「年度最佳設計獎」得主,並從中再選出兩件分別獲得「年度特別獎(循環設計/社會設計)」。來自台灣的HMM以「W Glass玻璃杯」榮獲年度最佳設計暨特別獎(循環設計)殊榮,且品牌在國外也日漸嶄露頭角...

話題 / 第二屆光環境獎 最終得獎名單公布

「第二屆台灣光環境獎」於2019年11月22日公布得獎名單,自5月報名開始,歷經初選與複選會議,公布3件決選入圍作品,範圍含括自小至大尺度的室內外照明,作品的內容跟類型截然不同,呈現了評選過程的客觀與包容性。並於9月現場評選後,11月在淡水雲門劇...

話題 / 感知光的美學與訊息 專訪姚政仲與周鍊 

第二屆「台灣光環境獎」於2019年11月22日公布得獎名單,自5月報名開始,歷經初選與複選會議,公布3件決選入圍作品,範圍含括自小至大尺度的室內外照明,作品的內容跟類型截然不同,呈現了評選過程的客觀與包容性。並於9月現場評選後,11月在淡水雲門劇...

話題 / 偶得設計陳怡彰:用良善作連結 光環境獎決選作品專訪(二)

由350根孟宗竹及3萬片竹篾編織而成,恢宏的線條起伏比喻台灣中央山脈意象,白日裡因竹編材質而樸素靜雅的竹跡館,在夜間加入燈光輔助後,卻儼然成為金碧輝煌的宮殿。 陳怡彰設計師提到,照明設計不應為空間加入過多註解,而是著重於如何透過「光」呈...

話題 / 2019金點設計獎總回顧

2019年金點設計獎及金點概念設計獎共吸引全球31地、近8千件作品參賽,並於12月5日的頒獎典禮頒出30件「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2件「金點設計獎年度特別獎」以及3件「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其中台灣囊括19件,設計爆發力十足。...

話題 / 工家美術館

勤美術館自2012年成立,舉辦過許多貼近群眾的藝術文化活動,第一階段任務已於2018年底畫下句點,新的美術館將由國際知名建築師隈研吾大師操刀,為勤美草悟道街區注入新能量。 2019年初開始進行轉型工程整備期,邁向下一階段之時,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

話題 / 第12屆TID Award 台灣室內設計大獎 金獎揭曉(上)

2019年第12屆台灣室內設計大獎(Taiwan Interior Design Award, TID Award)競賽在8月31日於日本建築師坂茂所設計臺南美術館2館舉辦頒獎典禮,揭曉各項金獎、新鋭奬、評審團特別獎及年度大獎的得獎名單,同時也首次頒發「幕後貢獻獎」給傲代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