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關鍵字: 當代藝術
生活 / 將藝術及設計帶入生活 易雅居
走進易雅居門市,絲毫感受不到一絲商業氣息,如同居家空間的配置及優雅的布置,更似飯店的頂級套房,或者具有文化底蘊的貴族之家。成立 30 多年,易雅居始終是引領台灣大眾生活空間美學的先鋒,持續引進並推薦國際頂尖家具品牌,使客戶享有便捷且專業的...
話題 / 台中「縫隙」特展 想像紙的無限可能
台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推出全新概念的【APERTURE 縫隙——紙的無限想像】特展,與鑽研紙藝深厚的FENKO 鳳嬌催化室合作,連結工藝、科技、文化、藝術、建築等領域創意人才,以當代語彙翻轉博物館策展學,期待突破大眾對於「紙」的既定印...
生活 / 打造私人娛樂中心 家庭劇院型質選品
黑白無聲紀錄片《工廠的大門》,這部僅有46秒,畫面不斷循環播放工人離開工廠的畫面,被視為歷史上的第一部電影。1895年12月28日,在法國巴黎咖啡館公開播映的那天被視為電影誕生的日子,拍攝者盧米埃兄弟也被稱為「電影之父」;從此,電影開始擴及至世...
焦點 / 音籟聲,物象韻
藝術創作常常起於應物斯感,或作為蓄思悱憤、欲語還休之時一種暢寄,文字如此,音律如是。在《樂記》中有這麼段載述:「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於物也。」概括意義乃指樂由繁音所組成,但究其本質則繫於個體情志、意識、心緒對人事物的各種...
話題 / OMA 香港新作KUBE
KUBE是由OMA David Giaontten和Rem Koolhaas所設計的建築,KUBE位於K11 MUSEA旁,外型由一個金色立方體和巨型氣球構成,它是一個售賣亭﹑是供閒坐的地方﹑也是活動空間。OMA管理合夥人建築師David Giaontten表示:「KUBE是一個多用途裝置,希望將來到K1...
生活 / 沈志忠,因共鳴而啟的收藏路
從事室內設計領域17年,沈志忠對於家具與藏品的了解,使他在分享時對於各大經典品牌與設計師的風格與經歷信手拈來,而回到設計師身分,沈志忠也時常需要為業主搭配各式合適的家具,除了考量空間尺度、材質運用、設計風格導向之外,沈志忠認為更應該自...
生活 / 劉榮祿:家具應該有自我獨特的個性
在成為室內設計師之前,劉榮祿曾浸淫於藝術的涵養多年,藝術家的出身背景,使他在家具與空間的選擇搭配上具有獨到的看法,在其設計作品中,不乏見到風格十分特殊的選品,令人好奇他如何將其運用於空間之中,創造出一個個具有個性的空間。本期《室內》雜...
生活 / 紅色象徵和意義
至今,紅色被廣泛運用在日常生活中,紅綠燈的「紅色」是停止,比賽中的「紅牌」代表犯規,警告標誌大多使用紅色的文字或是圖像呈現,是因為「紅色」是可見光譜中波長最長的顏色,此特性讓紅色成為最容易引起人們注意的顏色,久而久之,「注意、禁止」等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