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關鍵字: 繪畫
話題 / 徐景亭 勇敢追尋自我
徐景亭,一位來自台中東勢的女性,現在是三重工業區巷弄中DHH Studio東海醫院工作室的負責人,很多人無法將「東海醫院」以及「設計工作室」兩者之間譜出什麼關聯,但小時候就想當一位藝術家的她,在家鄉歷經921大地震後,將家庭背景以及她至今努力創...
生活 / 家,是日常的學習場(論述篇)
隨著生活質感意識崛起,人們對於兒童的日常教育與美學感知愈發重視,親子空間與兒童房成為許多住宅設計的一大重點,《室內》4月刊企劃中特別邀請陳鴻文、張育睿及郭宗翰3位風格殊異的設計師參與,分享其優秀的親子空間與兒童房作品,以及對於兒童空...
焦點 / 日常對畫
愛情是很美好,但卻無法恆溫,當經歷人生歲月打磨之後,從中淬煉出來的,或許不是火熱的燙石,而是溫潤如玉的理解。 設計師胡廷璋的作品,是一座銀髮宅,屋主夫婦在兒女成年離巢、事業逐漸交棒後,開始緩下步伐回到最初建立家庭的倆人相伴關係,他以溫柔、...
生活 / 沈志忠,因共鳴而啟的收藏路
從事室內設計領域17年,沈志忠對於家具與藏品的了解,使他在分享時對於各大經典品牌與設計師的風格與經歷信手拈來,而回到設計師身分,沈志忠也時常需要為業主搭配各式合適的家具,除了考量空間尺度、材質運用、設計風格導向之外,沈志忠認為更應該自...
生活 / 方信原:經典家具背後的故事與意涵,使我著迷
方信原設計師從事設計行業超過20年,其作品有著獨特的識別度,純熟的「灰色階」運用,讓他經手的案件總有股純靜沉澱的情調。簡約乾淨的空間中,精準拿捏各物件的比例遂成關鍵,且在搭配之餘,如何突顯家具軟件的特色,或使其背後所代表的思想能發揮得淋...
生活 / 劉榮祿:家具應該有自我獨特的個性
在成為室內設計師之前,劉榮祿曾浸淫於藝術的涵養多年,藝術家的出身背景,使他在家具與空間的選擇搭配上具有獨到的看法,在其設計作品中,不乏見到風格十分特殊的選品,令人好奇他如何將其運用於空間之中,創造出一個個具有個性的空間。本期《室內》雜...
生活 / 前衛與古典並存 法國布藝Pierre Frey
談起家族品牌,Pierre Frey第三代,同時也是亞太區負責人的Matthieu Frey相當自豪,創立於1935年,Pierre Frey始終堅持全法國設計與製造的高品質,其精湛的布藝技術與原創美學受到法國及世界各地的設計師喜愛,為滿足市場對於更多布料用途的期待,Pierr...
生活 / 鬼斧神工的石紋
早期使用的石材大多取自大自然,並以花崗岩、大理石最為常見;天然礦物形成的石材,富有難以仿效的自然紋路,深受消費者喜愛,但受環境溫度、濕度以及長期觸摸的影響,必須透過細心保養才能維持面貌。 反觀,人造石以及石英石在石紋包材中掀起了另一風...
觀點 / 淞論集|谷崎潤一郎-陰翳下的文學
「關於母親的容顏至今一有機會,我就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對其進行書寫。在我的眼中,母親是一位絕世美人,不僅其容顏嬌美,而且腿部肌肉纖細、白嫩、富有彈性。我總是時不時想起與她一起沐浴的情景,母親個子小巧,腿長得小而圓,像雪白的汆魚丸子一樣」...
觀點 / 淞論集|梵谷的耶穌之眼
「善與惡」是模糊的思辨,從國家至個人,所有的個體或體制都在嘗試說服他人,自己代表著「公理與正義」。然而,世界難以用善惡來一分為二,很多時候它們有各自的解讀。2008年,電影裡的小丑,代表著純粹的惡,他的邪惡是沒有目的,就只是邪惡而已。11年後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