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搜尋關鍵字: 設計

焦點 / 重生

「我們希望令新與舊並存在同一個空間裡。」設計師王俊宏如此說道,本案為60年老字號企業的辦公室更新,業主品牌自紡織、布料業出發,在歷經產業變遷後,將企業更改、合併為資產開發公司。然而,「更新」並不意未抹去過往歷史,業主希望能呈現出品牌蛻...

生活 / 公領域中的主角

單人、雙人、三人沙發;L型、深坐、貴妃沙發;布製、皮革、貓 抓皮等,傳統沙發體積龐大,搭配上更需從材質、造型、顏色,依據 空間尺度、使用人數、習慣等多方面考量。而今,不受人數、尺度的 侷限,可隨需求自由多變的沙發,逐漸成為現代人喜愛使用的...

生活 / 沙發的演變與發展

在西方,沙發歷經 1904 年由莫里斯發明出彈簧的組裝體與鄧祿普的橡膠泡工藝,大大簡化沙發的繁複製程,讓其保有相同的質感與質量,是沙發雛形、設計 逐漸發展成熟的象徵。而東方最早可回溯至漢代附有厚織物的「玉幾」,唐代的軟墊「御椅」,明清時代...

生活 / 為照護而生的沙發

關於沙發的典故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據說,從前印度有一個罹患腦血栓 導致半身不遂的貴族,因為疾病的關係,不管坐著或是躺臥等各種姿勢,皆不舒服也不方便。於是,他找了一個木匠幫他打造一個專屬的椅子。聰明的木匠, 就突發奇想的在木椅上面釘上...

生活 / 打造自己的舒適島 自由多變的沙發

沙發(sofa)源自於阿拉伯語 soffah,意思為「在地板上凸起的地方鋪上墊子或毯 子供人坐」。沙發的雛形,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2000 年的古埃及,當時的人們發現, 在平時用木材、石頭製成的椅子,若在表層鋪上獸皮,身體坐感會更為舒適;而真 正的軟包沙發...

觀點 / 淞論集|我所見的可能

1508年的春天,義大利天主教教皇儒略二世朝見米開朗基羅,要他在西斯汀大教堂的穹頂上繪製壁畫,我們試想,當米開朗基羅在雄偉的西斯汀穹頂之下時,他的眼中看見了什麼樣的可能? 1984年,已經逃離捷克來到法國的作家米蘭.昆德拉,構思著一本與布拉格...

觀點 / 設計見問|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在我這個世代,回顧還是孩童的時期,環境較為封閉,能接收到的外界訊息有限;相對的,在當時,即使每個孩子家庭背景與成長過程不同,也因環境單純,能擁有的共同記憶仍然不少;因為那是一個單純,或許相較於現今稍顯無知的年代,就像那個年代的你我,都曾經真的以...

焦點 / 沐玉之家

生活記憶,會從切身體會與場景感受裡逐漸積累,空間帶來的溫度與舒心,是日後回憶更加豐滿的催生劑。這是一座為退休生活規劃的舒適宅,共計兩層的樓中樓空間主要服務屋主夫婦,他們委託設計團隊重整機能,將一切化繁為簡,改造成寬敞、明亮的生活空間。...

話題 / 2020 台灣設計展 策展人專訪

提到「新竹」,產生的聯想大抵不離「科學園區」、「工程師」、「大風」等詞彙,然而,2020 年台灣設計展移師新竹,便是要讓大眾跳脫過往既定印象,透過設計重新認識這座既古老又年輕的城市。本屆以「Check in 新竹–人來風」為主題,由曾規劃過 ...

話題 / 2020台灣設計展 吹動風城的設計

提到「新竹」,產生的聯想大抵不離「科學園區」、「工程師」、「大風」等詞彙,然而,2020 年台灣設計展移師新竹,便是要讓大眾跳脫過往既定印象,透過設計重新認識這座既古老又年輕的城市。本屆以「Check in 新竹–人來風」為主題,由曾規劃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