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園的石階、水流和綠植穿插,令建築與自然和諧造景。
隱於繁華都會的美食秘境——北京Wanwea.元餐廳,為來客獻上味覺與視覺的雙重饗宴。元,於《易經》象徵萬物初始,王大泉設計師形容整體規劃過程「如勁草出罅隙」,在一片空白的初始中反覆探討打磨、歷經種種艱難,回應餐廳命名之「元」,終以仿效《山海經》之記載、暢想先民於原始天地間與自然生靈共處,同時開拓文明大道的旅程,營造一處總攬大千又洞察幽微的神仙境界。
外牆宛如徐徐展開的卷軸,鋪開白紙引人入內閱讀,牆後的綠林形塑天然鋪陳。
不刻意強調東方或西方的文化符號,穿插互構的內外庭院與建築主體重新凝聚地塊,以水流為筆,婉轉圍塑場域;引用草坪與踏階共構步道,令草木的生長建立自然而然的景致。Wanwea.元的庭院煥發出不拘於地方文脈、圓融大觀的神采,也歡迎到訪者延展自己對所見所聞的私人解讀,透過更廣闊、更具有想像餘地的圖景,承托品牌的多元性和勃勃雄心。
入口由白牆和粗糙沉穩的石壁共構,寬大的出簷形成屋蓋,在牆面接壤的縫隙,滴落雨水和光影。
圓融相映的意象
餐廳入口向上伸展凝望的牆體造型,如展開的畫卷般潔白有力,引導來人通往規整入口,倒映於如鏡清澈的水面,腳步落在堅實大地上,身側是樸茂沉雄如山巒的深色石壁,寬大出簷形成屋蓋,惟有雨和光所構成的細絲,將錯落天地間的縫隙連結。
餐廳手工吧台以約386公斤紫銅退火手工鍛打塑形而成,被光線暈染的質感宛如靜靜燃燒的火堆,點燃餐廳視覺。
餐廳由多組複合式空間層層嵌套遞進,以使用手工鍛打的紫銅塑形而成的吧台點燃室內第一道目光的落點。墨色石材和鏡面灼燒絲絲縷縷金光,臨側下沉式沙發區由流暢的弧形牆面勾勒卡座,仿效山頂的雲海環繞,天花的開孔更具日月光明的哲思。
餐廳的下沉區域由曲面弧牆環抱卡座,勾勒雲霧繚繞的動態,配合天花仿作日月的照明設計,宛如於山頂設席。
進入品酒區,由火至水的過渡形成一個平衡的能量場,酒櫃沉穩列隊向內延伸,每個建材皆內蘊五行元素,透過自然規律相輔相成,將視線引導至柔和的木牆體褶皺,幽微暖光打亮佛手狀的巨型「葉片」,宛如破土而出的植株自牆面紮根、奮力向上伸展,將此前積蓄的視覺張力一舉盛放,寧定有力的主張飽滿覆蓋天花。
品酒區自柔和的木牆向上延伸巨大的金屬葉片,透過深沉底色過渡建材相異的質感,在柔和的暖色光源中熠熠生輝。
人本詩意之奇境
細看之下,不難發現空間在虛實之間轉化的巧妙。進入娛樂區後,驟然的炫目並非規規矩矩的在每個細節營造漸進式的亮點,而是用博大的靜謐消解瑣碎、承載整體娛樂性質。光源設於地面,不鏽鋼拼貼天花宛如水面的波光粼粼,倒映當下相聚的人們和場景,冷峻理性的材料托起超然和感性,令反射真實的中立鏡面在加入與人互動的畫面後,呈現藝術的效果。
娛樂空間天花以切割為100mm×100mm的三角形不鏽鋼切片手工焊接,展現金屬質感和細膩工藝的結合。
整體設計以「容器」概念定義空間,自然為幕,核心聚焦於來人,其餘皆為映襯,但又缺一不可。設計師和業主採用質樸如喜樂、好運、吉祥.....等吉祥語為包廂命名,以天光與火焰意象為空間點題。
小宴會廳引用密簷式塔的結構層層堆疊,延伸天花,引導視線向上爬升,化解屋面低矮的局促。
天花設計與窗口結合,斜頂和傾瀉天光擴大了包廂空間尺度。
小包廂透過玻璃搭建斜頂,引入天光引導視野、小宴會廳採木質建立密簷式塔的屋面,層層堆疊通往天空的階梯;建築與天空的種種對話,在不同場景中拉高空間尺度,豐富畫面意境。大包廂連接茶室,善用落地窗的通透性質,引導自然清新的綠意與室內古樸的人文氣息交織。
空間中內蘊豐收、潔淨與生命能量潛藏於燃燒的火焰等意涵,透過牆縫間滲透的暖光和自然建材肌理,溫柔渲染場景氛圍。
大包廂連接茶室、小露台和湖面窗景,呈一方溫潤淨室,內外元素相輔相成,暗合五行的循環寓意。
由內而外,自沉靜安穩至清新明朗,以人為本一貫之,每個奇境的轉換都貼合人心之所向,驚豔感官、卻又不顯突兀或割裂,Wanwea.元餐廳,以宇宙之初鋪陳場景,引導來者於此安度一段奇異旅程。
茶室背牆鋪陳石材屏風,通過黑白灰三色點描山水意象,結合水墨韻致和枯山水之雅興,呼應落地窗外繽紛的自然風景。
資料及圖片提供」北京天作空間設計公司
編輯」江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