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串連記憶的影像日記 《相機不見了:陳建維》

利用影像記錄生活已經是日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數拍攝上傳的畫面,就此拼湊出一個人的小世界,然而無論是現實中抑或虛擬,保存的空間終究有限,在整理影像的去留時,一幕幕過往的回憶又觸動了多少心弦?
 
 

《新店 直到她跟鏡子說話,我們開始變成朋友》,2021,45 x 60cm。
 
 
《相機不見了》是攝影師陳建維在谷公館的首次個展,展覽內容一百多幅攝影作品,有些臉孔是他熟悉的親友,有些只是旅途中共享片刻擦肩的過客;有些場景熟悉一如台灣民眾的日常,有些畫面卻來自地球另一端,對觀眾來說連在網路上都不會刻意去查詢背後的資訊。這些零星的光影相互串連,橫貫2020至2025五年的時光,展現攝影師所踏足的國家與經歷的人事物,將喜怒哀樂定格於畫面中,成為永恆的風景。
 
 

《台北 嗨!法蘭~》,2022,120 x 60cm。
 
 

《台北 認識的小女孩長大了》,2022,45 x 60cm。
 
 

失而復得的紀錄
 
曾在音樂界、時尚名人圈拍攝眾多作品的攝影師陳建維,主修電影出身,後專職於平面攝影,在作品中融入電影般的敘事氛圍。本展以《相機不見了》同名創作命名,靈感源於他遺失相機的真實經歷,他形容當下的心情:「記憶像著急的跑馬燈」,過去曾經紀錄的種種畫面,那些曾經的光影、心跳與呼吸,一瞬間全都宛如當場蒸發。
 
 

《東京 以後盡可能不住在澀谷》,2023,60 x 45cm。
 
 
原來一台相機能裝下的,不只是影像,而是這幾年所記錄的自己,器材的遺失,不僅是物理上損失了一個工具,更象徵著個人視覺記憶的斷裂,失去相機的佐證,連帶記憶的細節也變得不再篤定。陳建維先生於心頭許願,如果失而復得,期待以此舉辦一場派對、或者準備一個擁抱,贈與陪伴自己多年的親朋好友,意外的是,隔天就在與家人翻找過數次的桌邊角落尋得相機的蹤影。
 
 

《台北 她問大人,不能多說點好話嗎》,2023,45 x 60cm。
 
 
如此戲劇性的失與得,觸動了陳建維攝影師。多年職涯,初期以拍攝人與土地為主的他,後逐漸延伸至流行雜誌、唱片、時尚與廣告等領域,跨過平實的民眾日常和炫目的商業場景,他都能從中找到激發強烈情緒與姿態的觀察角度。對陳建維攝影師來說,攝影不只是工作,更像是一場蒐集畫面的遊戲,在為作品起名的過程裡,他曾說:「相機是一種幻術,真正生活的人比較重要。」如此在鏡頭下捕捉無數光影的變幻,也拼湊人們在當中生活的真實。
 
 

《聖米歇爾 真正生活的人比較重要》,2023,90 x 120cm。
 
 

《墨爾本 山丘上的盤絲洞》,2023,60 x 120cm。
 
 

情感與記憶的重構
 
《相機不見了》是一場關於失去與重逢的影像敘事,也是一場重構視覺認知與縫合時間的行動,步入數位影像時代,人們一邊從拍攝的畫面中尋求真實,一邊又再加以精工修飾。當記錄的過程因突如其來的意外被迫中斷,記憶與觀看也隨之產生裂縫;影像的存在,見證了一段被打斷、又重新串起的記錄旅程,以記憶為軸,在整理影像的同時,對過往所發生過的一切進行再拼貼與再詮釋。
 
 

《墨爾本 我最喜歡的位子》,2023,45 x 60cm。
 
 
在這五年當中,陳建維攝影師將所見所聞編織成一首影像敘事詩,笑與淚在畫面背後的事件裡交錯,內容包含家人的失智、因此淡化雙方的衝突和對立,反而讓他與對方重拾親情,得以建立新的情感聯繫,成為可以互相微笑的朋友。還有在法國記錄好友謝淑薇重返網壇的心路歷程,以及騎著單車追逐陳彥博在巴黎公園訓練跑步的軌跡。跟曾寶儀是小學同學的他,曾相約一同去阿里山採藍莓,好友燦笑的臉龐,也為陳建維攝影展點綴了美麗的光彩……在這當中流動的情感與時光背景,也等待著與有過相同情感經驗的來賓與其產生共鳴。
 
 

《新店 他找了一整天的相機》,2024,80 x 120cm。


《萬里 消失的海邊泳池,有小黑在》,2024,60 x 90cm。
 
 
與其合作超過25年的音樂人李宗盛曾形容陳建維攝影師拍照偏向單純喜歡這件事,而非著重於留下自我的證明,在按下快門的瞬間,不知道且不理會,時間的長河將賦予這瞬間怎樣的意義。「失而復得」反映的是一種普遍而深刻的人類經驗,這些影像中的人與物已經隨時光長河沖刷至無法回返的彼岸,然而留下的記錄仍如許真實、觸手可及,創造第二次擁有和失去的可能性,是否仍舊保有最初的情感與意志,抑或已然成為新的記憶?
 
 

《彰化 有光》,2024,45 x 60cm。
 
 
照片中發生過的事件已然發生,但人們觀看的視角卻已經不同,經歷疫情爆發、解封,世界又恢復自由的日常,而生活仍在繼續、記錄不曾停止。
 


《相機不見了:陳建維》
展期」2025年8月30日至2025年11月1日
地點」谷公館 MICHAEL KU GALLERY(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1號4樓之2)

 

資料及圖片提供」谷公館Michael Ku Gallery
編輯」江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