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ior 382
好的設計,不會讓人察覺它的存在。它只是輕輕托住你的步伐,讓晨間的匆忙、午後的徘徊、夜裡的靜謐,皆能順著空間的暗示,自然而然地流淌,家的從容即藏在轉身之間的餘裕。當動線如溪水般自然蜿蜒,生活便少了磕絆,多了行雲流水的愜意,那些不經意的步伐,正是空間最細膩的語言。位於林口的《潛光時序》,正是將設計哲學與居者需求巧妙融合的典範,設計師以平面規劃為根基,透過材質、動線與細節的層層堆疊,為五口之家打造出既實用又充滿詩意的棲所。
玄關地坪鋪上櫻桃紅石材勾勒低奢質感,點綴黑色拼花豐富層次,同時搭配金屬漆鍍鈦與馬鞍皮革細膩妝點,在鏡面的反射下,織就內斂而精緻的迎賓序曲。
設計的核心始於「平面規劃」,從平面切入,才能精準對應居者的生活模式,超越純粹的視覺呈現。本案是85坪的毛胚屋,居住成員包含夫妻、兩名年齡相近的兒子與屋主母親。步入其中,映入眼簾的是玄關處的櫻桃紅石材與黑色拼花地坪,而金屬漆鍍鈦與馬鞍皮革的細節,交織出低調奢華的儀式感。鏡面牆延伸視覺深度,更成為家人外出前整理儀容的實用角落,悄然揭示設計師對「機能與美學並存」的堅持。
蘊藏奢華的空間流動
穿過玄關,公領域以溫潤的大地色系展開,木地板的暖意、天使白石材的純淨,與塗料的質樸肌理,共同烘托出安定氛圍。客廳天花細微點綴弧形,將陽台圓弧語彙延伸入內,自然連結內外景致。電視牆不再張揚地佔據視覺焦點,而是低調融入空間,一旁展示櫃則靜靜收納著旅行記憶,卻也保留未來調整的彈性。
廚房以功能性為主軸,設置易清潔的薄膜燈具,照明充足而不刺眼,雙入口的順暢動線,更是滿足一家人的生活習慣。
廚房選用易清潔的薄膜燈具,並根據屋主一家習慣規劃雙入口,梳理流暢動線。全室地暖系統的設置不僅回應林口潮濕的氣候,更在無形中為生活添了一分溫暖的呵護。
書房規劃雙入口形成通透的流暢動線,兼具銜接與獨立性,上方置入圓弧薄膜燈具,與下方圓桌相呼應,圍塑寧心靜氣的專注氛圍。
次臥床側設置精巧平台,既可作陳設裝飾,亦可放置熱水杯盞。
書房是空間中的巧妙樞紐,雙開門設計既為家教老師提供獨立動線,亦在開合間形成穿透景深,成為家人互動的連結點。長輩房緊鄰廚房,符合母親慣於料理後休憩的生活節奏;夜間照明與床側平台的貼心配置,則暗藏對高齡化需求的細膩考量。主臥與次臥動線透過開口設計化解廊道的冗長感,而主浴更以石材打造如藝術品般的中島,玻璃門引入自然光線,讓日常梳洗成為一場光影景畫。
主臥設置薄膜燈具,以不過於刺眼的燈光,暈染出溫潤暖意。
主浴以石材中島定調沉穩質韻,搭配後方溫潤木格柵,呈現剛柔並濟的視覺感受。
童趣流轉於穿透間
孩子們的天地蘊含設計師的溫柔語言。兄弟倆房間布劃大小相同的空間以維持公平,中間那道可開關的「秘密通道」成為嬉戲與情感的橋樑,彷彿童年冒險的隱喻。
兄弟倆的房間大小相仿,中間那道可開關的「密道」,成了嬉鬧與溫情的紐帶。
弟弟房的斜屋頂造型,靈感來自「小時候畫的房子」,烤漆玻璃衣櫃門片則預留未來塗鴉或記事的可能,在童趣與成長間取得巧妙平衡。設計的深度往往隱於細節:窗簾盒收邊於木作中的簡潔、鐵件層板與脫開燈帶對樑柱壓迫的弱化,甚至轉角處不經意的端景,都在低調中展現工藝的精準。
斜屋頂的設計,靈感源自兒時筆下的家;烤漆玻璃衣櫃門,預留塗鴉與記事的空白,在童真與成長間輕巧過渡。
「家是記憶安歇的地方。」當動線如細流輕盈遊走於空間,當材質在理性選擇與情感溫度間取得平衡,生活的摩擦便被柔化為從容自若的日常光景。在這座宅邸中,設計低調融入每刻時光,如空氣般無聲卻無所不在,承載清晨的忙碌、午後的小憩,以及夜晚的靜謐。五口之家的歲月,在每刻悄然沉澱,交織出悠長而溫潤的居景。
採訪」林靖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