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山西省太原市,由漿果設計研究所操刀設計的《唐采》餐廳,以獨特的裝置藝術與流線型結構,嶄新詮釋當代飲食文化體驗。設計團隊透過金屬網、羅德漆(Rodda paint)、石材與不鏽鋼等材質的巧妙搭配,不僅提升用餐氛圍,更打破傳統空間的框架,讓食物、環境與人之間的互動更為流動而富有詩意。
以獨特裝置與線條的流動感,突破傳統設計框架,形塑嶄新的餐廳輪廓。
打破方正格局 以結構重塑空間動線
建築原為近乎正方形的空間,若按常規規劃,容易顯得呆板。然而,設計團隊以細胞結構為靈感,運用流線型的分割與圍合,讓各區域既獨立又相互連結,彷彿細胞與周圍環境互動,既能保持自身功能,又能與整體和諧共存。
餐廳入口以弧形開口引導視線穿梭,為空間創造流動感受。
入口處的設計尤為亮眼,設計師以一道極具吸引力的弧形開口,打破原有方正格局,不僅引導視線亦創造出探索趣味。藉由獨特手法賦予空間動態感,同時隱喻餐廳作為一個「有機體」,能與來訪食客產生能量與情感的交流。
懸浮於餐廳上方的藝術裝置是本作亮點,透剁多組曲線的延伸,構建富有張力的視感。
空間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懸浮於餐廳上方的流線型裝置藝術。其曲面上的切割線條,經過複雜的模擬實驗後,引多組曲線朝不同方向延伸,形成富有張力的視覺效果。這組裝置由專業團隊現場分段組裝,最大延伸長度達13公尺,輕盈卻不失骨感。
裝置採用超薄金屬網材質,因此當直曲線條相互交織時,佐以燈光照映,輝映出神秘卻又富有未來感的視覺景致。
特別的是,設計團隊選用超薄金屬網材質,讓直線與曲線交錯層疊,在燈光照映下,投射出神秘而閃爍的光影變化,為用餐環境增添一絲未來感與藝術性。為強化整體性,空間中其他區域亦採用金屬網語彙,如隔屏、燈飾等,使視覺上彼此呼應,營造出和諧而連貫的氛圍。
剛柔並濟的美學平衡 全方位的感官體驗
在材質選擇上,設計團隊刻意對比碰撞,創造出豐富層次。冷調的金屬網與不鏽鋼,搭配溫潤的羅德漆與天然石材,描繪剛硬與柔軟並存的景象,讓現代感與自然質感相互交融。牆面運用羅德漆,其特殊紋理與色澤,引光線在空間中產生微妙的漫射效果,進一步模糊場域間的邊界感,而上方懸掛的金屬網裝置卻輕盈流動,形成有趣的視覺對比。
為更加聚焦在體驗飲食文化,刻意減少場域隔閡,並以流線型動線布局座位區,為顧客增加互動交流的機會。
有別於傳統餐廳僅聚焦於「用餐」功能,本作更強調「飲食文化」的沉浸式體驗。藉由刻意減少空間中的隔閡,讓食物、器皿、環境與人之間的界線變得模糊。開放式廚房讓食客近距離欣賞廚師技藝,而流線型的座位安排,則促使賓客自然而然地與周圍環境對話與交流。這種設計不僅提升用餐的趣味性,亦讓飲食成為全方位的感官享受,從視覺、觸覺,甚至聽覺(金屬網隨氣流微微震動的聲響)皆被納入體驗之中。
藝術與大眾美學的平衡
漿果設計研究所向來擅長在藝術表達與大眾接受度之間取得平衡。在此作中,他們並未追求過於前衛而疏離的設計,而是透過流線、光影與材質的細膩處理,讓藝術自然融入日常。《唐采》餐廳不僅是一個用餐場所,更是一個能與人產生共鳴的有機空間,讓每一次的飲食體驗成為獨家記憶。設計團隊再次證明,好的設計能超越功能本身,成為連接人、食物與文化的橋樑,而《唐采》餐廳,無疑是這種理念的最佳體現。
以線條描摹趣味輪廓,豐富空間表情,注入盎然生機。
編輯」林靖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