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紋理繁複的接待台、背牆以及開放式廚房組成引人矚目的接待區。
「唐人館」是由華人美食家林建岳博士和鄧永鏘爵士攜手創辦、源自倫敦多切斯特酒店的粵菜餐廳,以中國傳統藝術為主題,將華麗風格凝於非凡細節,品牌新成立於杜拜The Lana酒店的嶄新分店,將東方風華傳遞異鄉。
主要用餐區以綠松石藍和緗黃為主調,椅背和抱枕上的刺繡呈現中式傳統美學細節。
杜拜唐人館設計靈感取自1930年代的上海,汲取當時中式傳統與現代交匯的文化符號,結合現代杜拜的國際化、壯麗的天際線和哈里發塔景觀,借此情境與品牌歷史底蘊相互輝映,透過現代手法揉合傳統上海和杜拜元素,構築一座親友聚會和慶祝活動的理想場所。
吧台區透過金屬框塑石材,創造獨特的裝置造型,宛如一雙相對的彎月,聚焦來賓視線。
主要用餐區透過綠植為開放式座位之間營造含蓄遮蔽,維護用餐隱私。
奢華用餐體驗
杜拜唐人館以提供奢華用餐體驗為設計重心,從中融入品牌獨有的文化特色,利用雙樓層結構布署主餐廳和音樂酒吧,提供不同氛圍的用餐場景。下層大致呈現梯形空間,自色彩明豔的接待廳入內,設立走道加強出入的儀式感,左右安排樓梯間端景和廚藝展示窗,主餐廳鋪陳綠松石藍與沙金色,對應戶外天光,透過大幅玻璃門降低內外用餐區域的分野,同時輔以鏤空窗花和鏡面牆引導視線外擴,迎接屬於杜拜的高空都會景觀。
戶外用餐區結合哈利法塔的美景、桌面的石材紋理和舒適座椅,輕鬆與正式的場合皆可相宜。
上層是規整的長方形空間,除了用餐區、酒廊,還有大小包廂,提供相對更為私密的用餐場合,迎合音樂餐廳的主題,此處以酒紅設色為主調,搭配鏡面天花板、精緻壁紙和優雅的雞尾酒吧,打造舞台般絢麗的視覺效果,同時安排屏風和藝術裝飾置入,調動視線落點,讓賓客在相對開放的區域享受旋律和美食時,依然保證彼此舒適的社交距離。
透過鏡面牆搭配以1930年代上海為主題的意象壁畫,倒映萬花筒般的樓梯間畫面。
靈活的家具配置根據聚會規模大小以作調整,使空間利用更為彈性,便於平衡容納賓客的社交活動和用餐隱私,並針對不同區域特性調整照明,如下層主餐廳的挑高天花,以線燈勾勒唐人館獨有圖騰,結合功能和藝術性;上層音樂餐廳則採用強烈的雕塑感燈具造型,強化場景個性。
音樂酒吧以酒紅色鋪底,立體鏡面造型和放射狀燈光設計,打造天花的多維層次和舞台般的璀璨場景。
透光的吧台台面交織線燈的倒影,呈現複雜肌理,下方提供深色木質支撐的高腳椅,明暗相襯平衡視覺。
傳承文化深度
設計師選擇上海作為迪拜唐人館的中式印象,源於上海作為中國文化和現代化交匯點的獨特地位。上海不僅是中國的經濟中心,亦是對海外連接的窗口,歷經時代變遷,代代積累中西交融的文化結晶,恰好呼應現代杜拜所追求的國際化和奢華大氣。
華麗的水晶燈具在優雅的金色包廂中點亮奢華感受,將展示架上的玻璃杯具也化為晶瑩端景。
迪拜唐人館得益於使用多種建材,包含彩色玻璃、青銅、水磨石和精緻壁紙,強化空間的視覺吸引力、營造歷史深度的聯想,此外,布料在家具間的運用豐富賓客的觸感享受,鏡面材料則有助於開闊視覺,一如鏡面牆與壁畫共構的樓梯間,在狹長環境中建立上海舞會大廳般的場景。這些精心選材與空間結構的相輔相成,體現了傳統與現代元素的和諧對話,提升整體設計的奢華感受。
小型包廂透過空間營造親密感,配合造型圓潤的桌椅渲染用餐氛圍。
此作也解構了漢字「唐」的筆劃和造型,將其轉化為藝術裝飾風格,做為唐人館的新圖騰主題,透過不同材料的詮釋與環境搭配,形成引人注目的空間元素,從天花板、屏風和主題牆面的迷人圖案,一路蔓延至酒吧、吊燈和門把手的種種細節,透過對品牌文化的呼應串連場域,維繫設計的整體性,環環相扣的巧思回應對本案空間品質和精緻的承諾,確保賓客置身於一個沉浸式體驗中式美學的用餐情境中。
廁所地面和部分牆面採用水磨石,為如廁空間鋪陳柔和色調兼具便於維護的機能。
廁所端景以酒紅反襯明黃色的特殊圖騰,轉譯自「唐」字,呼應唐人館的文化核心。
編輯」江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