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作品

Max Tsybin|Overhead

幾何光影的相遇 在轉角的峇里島餐廳

  • 設 計 者」Max Tsybin / Max Tsybin

  • 參 與 者」Yoga Wismawan, Tirzha Dewi Sudarsono

  • 攝 影 者」Ilya Mitroshenkov

  • 空間性質」餐廳

  • 主要材料」金属、混凝土、木材、石材

  • 面 積」60.5坪

  • Max Tsybin是一位來自俄羅斯聖彼得堡的建築師,畢業於聖彼得堡列賓美術學院。自2010年以來,致力於從事各類型建築設計,涵蓋不同功能、規模及國家、遍布世界各地。從小型概念咖啡館到私人別墅,再到大型住宅綜合體與購物中心,皆有涉獵。

在峇里島南部的布奇半島佩卡圖地區,一處位於兩條小巷交匯的轉角地塊上,一棟與自然相融的建築悄然矗立。在這被當地特色環繞的場域中,隨處可見供奉神明的家廟、茂密的熱帶植被、道路上方縱橫交錯的電線網絡等元素,共同構成最真切的峇里島圖景。
 


以俐落線條描摹建築輪廓,將量體自然融入周圍環境,在新舊融合中表現當代設計語彙。

設計團隊從這片豐饒的土地汲取靈感,以「簡約的對比美學」為核心,利用純粹大氣的幾何手法描繪輪廓,其當代建築的簡潔線條,反而突顯周邊傳統建築與自然景觀的蓬勃生命力;其精緻的宗教裝飾與蔥蘢植物,在極簡背景的襯托下更顯生動。



幾何輪廓與周邊的特色民居、交錯的電線與盎然綠意相輔相成,將純粹之姿烘托而出。

建築鮮明的幾何輪廓,透過周邊民居的繁複雕飾、靈動的電線脈絡及層疊綠意烘托出強烈存在感。藉由相輔相成的設計智慧構建有機建築,化身為令人難忘的視覺錨點。


宗教裝置勾勒出峇里島的別致風情,予人享受傳統文化與現代語彙碰撞而出的獨特魅力。


光之劇場 夜間敘事

作為建築靈魂所在的光影,設計團隊對每個構件與光線進行精妙推敲:巨大挑簷下的圓柱列陣、帶有簷口線條的肋骨立面、懸挑的標識系統、雞蛋花樹在晨光中將婆娑樹影投映而上的詩意場景。這些元素共同編織隨時間流轉的光影戲劇,讓建築在不同時段呈現多樣表情。
 

考量光影與結構相觸的路徑,從天地壁細心描畫空間場景,形塑豐富多樣的視野。

夜幕降臨時,照明徹底重塑空間體驗。「由外而內」的燈光布置讓建築在夜色中漸隱,僅以柔和的重點照明輕觸關鍵形態,將餐廳勾勒出溫暖光暈,無形描繪動線視野,營塑溫馨而親切的氛圍。藉由光影的層次疊加,展現設計團隊「少即是多」的理念。
 

為自然轉換日夜場景,照明從外而內布置,柔和光影照映而下,勾勒出絲絲暖意。

在材質與肌理的運用上,同樣展現與環境對話的智慧。粗礪的天然石材基座呼應當地民居的砌築傳統,結合光滑的現代材質則形成時代對話。立面縱向線條的節奏感,與周邊電線的空中軌跡產生呼應,透過設計語彙的轉譯,體現對場所精神的尊重。
 

粗礪石材呼應傳統砌築,光滑現代材質形成對話;立面線條與空中電線軌跡共譜節奏。

全作呈現形式、質感、光影與材料的和諧交響,既是周邊環境的謙遜配角,以簡潔形體襯托傳統之美;同時亦是不容忽視的主角,用當代語彙重新定義空間氣質。這種雙重性恰好證明優秀建築的包容力,不必張揚奪目,卻能透過對比與互補,讓自身與環境得到昇華。正如峇里島特有的「二元合一」哲學,建築最終實現現代與傳統、簡約與繁複、人造與自然的完美平衡。
 

編輯」林靖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