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自身長居的環境,人們往往最熟悉又最陌生,熟悉每天應對的疲勞、陌生在地本身的美好,尤其生活在當代的人們,習於將大部分注意力投入手機裡無限的虛擬世界,更容易忽略身邊觸手可及的場景。藝術家奧拉弗・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秉持自身生命經驗與對自然環境的觀察,組織建築、公益和技術專項等各領域人才,橫跨裝置、繪畫、雕塑與攝影等多樣媒材進行創作,藉由作品觸動觀眾的知覺、進一步轉向對環境的思考。
「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展覽場景照。
臺北市立美術館於今夏所推出的「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攜手「奧拉弗・埃利亞松工作室(Studio Olafur Eliasson,SOE)」,回顧其30年的藝術生涯,展出17件代表性作品,聚焦於身體感知、參與協作、生態與非人類視角等重要主題,以觀者自身的感知為出發點,突出對認知的重塑,透過沉浸式的藝術體驗,展開一場難忘旅程。
家鄉的啟蒙
埃利亞松生於1967年,在冰島與丹麥成長,自然環境啟蒙了他最初對「美」的認知,因此延伸至人類之於環境、氣候、空間、感知經驗等多重面向的思考,自丹麥皇家美術學院畢業後,在柏林開創辦公室並潛心於創作,其作以挑戰感官、強調與環境共創享譽國際。
藝術家奧拉弗・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
如2003年曾代表丹麥參加第50屆威尼斯雙年展、同年於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展出的《天氣計畫》,透過黃色燈光及鏡面創造人工太陽般的光感,探索氣候變遷的議題。2008年《紐約瀑布》(The New York City Waterfalls),在曼哈頓與布魯克林沿岸建造了四座大型人工瀑布;2014至2018年將格陵蘭冰川的碎冰分別帶至哥本哈根市中心、巴黎和倫敦的《觀冰》(Ice Watch),見證冰川的融化消逝。
《循環扇》,1997。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典藏。© 1997奧拉弗・埃利亞松。
埃利亞松通過學者和科學的觀測,取材自然環境,在美術館進行藝術化的呈現,透過知識的分析和現代科技模擬,將發生在城市之外的自然生態重新帶回現代人的視野,或還原、或放大,比對現代社會追求更高效的人工環境,在情感與思維方面重構人類與環境議題的距離。
詩意感知
本次展出作品,透過氣流、水和光影等生活中少有人主動意識或感知的存在為切入點,將這些細微元素透過藝術手法嶄新詮釋,帶來令人驚嘆的效果。一如懸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大廳上空、垂落自轉的《循環扇》(1997),是本展的第一印象,因其位於展場入口之外,初時可能還不能意會到這是一件作品,別具一番遊戲趣味。
《被活動定義的物體(當時)》,2009。作品由藝術家;柏林neugerriemschneider;紐約/洛杉磯Tanya Bonakdar Gallery 提供。© 2009 奧拉弗・埃利亞松。
最受矚目的作品當數1993年《美》。此作為奧拉弗・埃利亞松早期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位於一片黑暗當中,唯有一道光束和水霧共舞,將視線聚焦於透過自然反射營造跳動的虹彩。當觀者移動或靠近影響水霧的波動,隨著視角變化,每個人觀看到的色彩、形狀也會形成差異,讓觀者與作品共同形塑自身與藝術品的感知經驗,展示美的多重樣貌以及不同可能性。
《單色房間》,1997。Angsuvarnsiri 收藏。© 1997 奧拉弗・埃利亞松。
《被活動定義的物體(當時)》以投影和水流聲響,利用視覺殘留現象,透過頻閃燈規律性的閃爍,使噴泉水流看似凝固在空中,挑戰觀者對於「眼見為憑」和現實的認知;《單色房間》為巡迴展中空間最為寬廣的一站,不同於其他展間,這裡展示的重點在於抽離其他色彩訊息形成灰階對比,限制眼睛感知的色覺範圍,讓空間中僅剩明暗對比,以此促進身在展間中的觀眾重新思考視覺經驗的本質和可塑性。
《環星共振器》,2018。作品由藝術家;柏林neugerriemschneider;紐約/洛杉磯Tanya Bonakdar Gallery提供。© 2018 奧拉弗・埃利亞松。
最後則是近代作品,2024年的《冰河的最後七天》。此作按大小依序列出七個青銅雕塑,造型取材自埃利亞松與團隊在冰島鑽石沙灘上發現的冰塊碎片,透過數位掃描保留冰塊融化前的形狀,展示消融的過程。每塊青銅雕塑旁分別搭配一顆透明玻璃球,隨冰塊消融、玻璃球由小變大,具象融化後的水量,提醒所有人全球升溫加速的冰川消退。
探索未知的驚喜
埃利亞松表示:「這場展覽是很多『旅程』的組成,從柏林工作室出發來到台北,是一段旅程;觀眾從家中移動展場中亦是一段旅程,從這些期望、體驗到回應,都是一段新的旅程。在旅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變化,人們習慣了一切如常,依循日常的規律,讓我們感到安心,一切都無須改變。但旅程是充滿意外、不可預期的,如果能夠接受這些,會有機會擁抱更多不同。」
《美》,1993。洛杉磯當代藝術館典藏。© 1993 奧拉弗・埃利亞松。
在各國間穿梭辦展,來自北國的埃利亞松為世界呈獻他對家鄉的理解,同時也吸收各地給他留下的印象,化為養分和橋樑,建構他與世界各地的對話。本展名為「你的好奇旅程」,因為整個展覽都是動態的、經過與觀眾的互動才能完整,將觀眾設置為展覽的主角,以踏入展場為起點,因對陌生的場景感到好奇、衍生前進的動力,通過不同思想和觀察角度的對比,一點點揭開慣性的面紗,看清自己在世界上的定位與外在環境的聯繫,讓每一次意外都是驚喜,直到完成整個探索的過程。
「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展覽主視覺。
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
時間」2025年6月21日至9月21日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一樓1A、1B展覽室
資料及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撰文」江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