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搜尋關鍵字: 繪畫

話題 / 北師美術館 「亂流:半睡飛行夢」

北師美術館與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策展人培力@美術館」合作,2025年11月2日前推出由新生代策展團隊Nn̄g Project策劃的「亂流:半睡飛行夢」展覽。 展場照。攝影:dulub studio 在飛行成為日常的年代,天空同時覆載著航空科技、資訊網絡與人類...

觀點 / 知用相應 │ 天外天

小學三年級後的學齡時期,當時的自己沉溺於漫畫人物描繪及模仿,課堂之餘,常態性的協助同學臨摹卡通人物,再疊加上美術老師及班導的認同,自此在一名小學生的身份之外,同時斜槓了另一角色「學藝股長」,這份職責從未中斷,直至小學六年級時《驪歌》奏起...

話題 / 視覺重置 也趣藝廊藝術展

「間(MA)」,是一種日本的獨有美學,透過對於「留白」和「虛無」的概念,解構對空間的認知,在有限的現實空間中探究無限的可能性,而「間」的觀念,對於藝術形態的形成與構造影響深厚,在思想與現實的多維度碰撞中,創作者與觀者對於自身與現實的認知也在不...

話題 / 周大鈞 許育嘉 跨域時差的雙城創作

當布魯克林的楓葉染紅窗框時,台北的晨光正穿透101大樓的玻璃帷幕,位於紐約布魯克林的工作室裡,周大鈞正用鉛筆勾勒草圖,窗外即是充滿活力的街區;同一時刻,台北晨光穿透玻璃帷幕,許育嘉在案前審閱著尼泊爾寺廟的修復照片。12小時的時差,30幾年的默...

話題 / 雕塑光影的邊界 安東尼・麥考爾 在光中遇見你

來自英國的「光之雕塑家」安東尼.麥考爾(Anthony McCall),以「固體光」(Solid Light)藝術裝置聞名國際,被譽為跨越當代藝術與實驗電影的先驅,首度在台個展日前揭幕,內容涵蓋9件精彩作品、18件檔案文件,以及素描、攝影與錄像作品,展覽重點正是其近年備...

最新消息 / 「鐵博.前行」正式啟航!國家鐵道博物館第一階段開放

歷經近九年的整備與修復,國家鐵道博物館於7月31日正式啟動第一階段開放。這座位於國定古蹟臺北機廠場域之上的博物館,是臺灣現存歷史最悠久且保存完整的鐵道車輛修理工廠,未來將以「全區整備、分區修復、分期開放」的模式逐步展現其獨特魅力...

焦點 / 南方事務所|李政倫 王俞晢 林采潔 / 長廊寓所

在繁忙的現代生活中,家不僅是棲身之所,更是情感與記憶的載體。這座位於高雄美術館周邊的休閒度假宅,以自然為媒、以設計為筆,為返鄉團聚的屋主一家,譜寫出融合三代記憶的空間詩篇。 根據建築長向布局,規劃廊道劃分公私領域,大面開窗裝設亞麻窗...

話題 / 自然與感知的好奇旅程 奧拉弗.埃利亞松個展

對於自身長居的環境,人們往往最熟悉又最陌生,熟悉每天應對的疲勞、陌生在地本身的美好,尤其生活在當代的人們,習於將大部分注意力投入手機裡無限的虛擬世界,更容易忽略身邊觸手可及的場景。藝術家奧拉弗・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秉持自身生命...

話題 / Bluerider ART台北.敦化新館開幕 悍圖社《浴火雁行》展覽啟航國際

Bluerider ART台北.敦化新館於6月7日正式開幕,標誌著藍騎士藝術空間從台北仁愛、敦仁雙館擴展至敦化商圈,邁向第二個十年的國際化新里程。開幕首展《浴火雁行:悍圖社 — 台灣美術史的生命書寫》以台灣當代藝術團體「悍圖社」為核心,呈現13...

話題 / 藝術史的轉折點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

由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所精選的81件重要藏品,於今夏遠渡重洋,首次嘗試海外大規模展出,攜手國立故宮博物院共同規劃,內含雷諾瓦、塞尚、梵谷、高更等等38位大師真跡,透過五大主題:「身體姿態」、「肖像與人物」、「徜徉自然」、「從城市到鄉村」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