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ior

355

花樂雅堂 歐洲殿堂級餐桌名品

餐瓷精品店花樂雅堂(Floralia Decor),自成立以來即以「高奢餐桌」定位驚豔名瓷愛好者,除代理品牌歐洲藏家醉心的頂奢餐瓷,亦開設名瓷鑑賞、餐桌佈置、花藝及品酒課程,將歐洲名流講究的餐桌美學進行系統而深人介紹。 日前花樂雅堂受邀進駐台北SOGO復興館,發表了奧地利皇室水晶酒器Lobmeyr(羅博邁爾)、奧地利皇瓷Augarten Wien(奧格騰)瓷盤與茶組,極限量且難得一見的逸品,讓台灣藏家能近親賞歐洲名流鐘愛的瓷器與水晶。   Lobmeyr(羅博邁爾)  奧地利皇室御用「霍夫堡水晶酒器」 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曾是歐洲歷史上最為顯赫、統治領土最為廣闊的王室之一,而哈布斯堡王朝最尊貴的兩大宮殿:美泉宮/熊布朗宮(夏宮)與霍夫堡(冬宮,也是現今總統官邸)皆位於奧地利的首都維也納境內。這款帶有哈布斯堡徽章的「霍夫堡水晶酒器」,是Lobmeyr於1835年製作並供應予王室的宮延用品,是王室餐桌上的必備用物,至今仍受奧地利政府妥善保存,並於美泉宮的國家宴會廳及霍夫堡的銀器收藏室中對外展出。「霍夫堡水晶酒器」在製作上,須由最資深的工匠以最細膩的手法,手工切割與打磨,講究的繁工與歷史意義,可說是最具代表性的皇室水晶酒器。      Lobmeyr(羅博邁爾)  世界富豪酒杯「羅斯柴爾德之星」 世界頂級豪門「羅斯柴爾德家族」自1760年創建銀行業務並於19世紀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1875年奧地利首富Albert Salomon von Rothschild男爵委託 Lobmeyr為其豪邸設計一整套星空圖案的酒器,多年後男爵之子亦為新居同樣委託Lobmeyr製作酒器。Lobmeyr所設計的「羅斯柴爾德之星」以超薄的No.4杯型為體,輕盈並略帶空氣感的星空圖案不僅賦皇室盛宴風格,更顯示了羅斯柴爾德家族分散世界各國,卻依然如星辰般的耀眼與榮華。       Augarten Wien(奧格騰)  「帝國花園」瓷盤與茶組   維也納皇家瓷廠Augarten(奧格騰)是俄國沙皇、普魯士王室、日本皇室、歐洲第一美人茜茜公主(伊莉莎白皇后)的愛用名瓷,其設計皆出自各時期歐洲藝術大師之手,迄今已擁有300年歷史,屹立於歐洲名瓷界。「帝國花園」始於1795年為奧地利國王法蘭茲二世設計的早餐盤組,瓷器上繪有翠綠的蔓葉、藍色的花紋裝飾和金黃色的小鳥,呈現一種自然趣味和優雅歡快的氛圍。       Augarten Wien(奧格騰)  「奇幻鳥」下午茶組 浪漫主義風格的「奇幻鳥」下午茶組源自法蘭茲二世最愛的兩隻金絲雀:比比和布波爾。奧格騰於1790年推出這款下午茶瓷器,呼應當時在藝術與文化盛行的浪漫主義風格,注重情感與浪漫、提倡自然和幻想,畫面以豐富的色彩呈現永生的極樂鳥,表現對幻想、藝術和詩歌領域的推崇與渴望。      法國時尚餐瓷Marie Daage  PANACHE羽飾系列   法國的時尚設計師Marie Daage出生於奧地利,畢業於法國知名的盧浮宮學院,她傑出的藝術美感與對傳統工藝的重視,使其同名的餐瓷品牌迅速在法國高奢餐具中取得一席之地。Marie Daage餐盤皆是以純正的法國「利摩日」(Limoges)瓷器做手工繪製,餐盤加入時裝概念能混搭運用,亦可與其他系列疊加搭配,讓每頓餐桌風景都煥然一新。     法國餐瓷精品Alberto Pinto  「蘭花記事」系列    知名室內設計師Alberto Pinto名下Pinto Paris的餐磁,因其高雅的風格與藝術美感被視為法國餐瓷精品,深受歐洲名流喜愛,其中「蘭花記事」系列以六種不同的蘭花圖騰做為主餐盤和茶具器皿,是Pinto Paris餐具中最優雅的代表。     義大利第一名瓷Ginori 1735  「東方義大利」系列   延續古典主義和文藝復興時期的華美風格的Ginori 1735,近年最受歡迎的款式莫過於優雅的「東方義大利」系列,典雅圖騰搭配豐富色彩,能依照個人喜好或不同季節、節慶選色使用,做多色混搭也別有風情。   資料及圖片提供」花樂雅堂 Floralia Décor 採訪」Sumile

「學美.美學4.0」 20所校園改造全公開!

Interior 355

隨著時代變遷,教育觀念在時間的洗禮下,學習方式愈趨多元,教育不再只發生在日常課堂,更是能從校園各處挖掘出具不同面貌的學習樣貌。為此,教育部與台灣設計研究院合作推出「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協助全國學校透過徵選實踐校園美學,開創全新的教育思維與解決辦法,自108年啟動至今,已樹立75所示範學校。   宜蘭高商國樂教室改造後:圓形拱門先將視線聚焦,結合演奏區內上方的燈軸與吸音板,讓空間焦點更加明確。 經過徵選後,今年選出共20所合作學校及18組設計團隊,並於近期舉辦成果分享會。本次優化領域多元,諸如理化、韻律、天文、家政、音樂等各類主題教室,亦改造動物園地以及桃花心木生態場域等「無牆教室」,鼓勵孩子們實際進入學習現場進行探索。特別的是,今年首度將公共場域納入改造範圍,如資源垃圾集中場、體育器材室、戶外遊具等,其中「技術型高中」更是首次入選,包含宜蘭高商的國樂教室、新北高工模具科大樓川堂及員林農工指標系統。   改造公共區域的首次挑戰 若提到校園場景,或許都會優先聯想到教室、操場、教師辦公室等場域,但器材室、健康中心、圖書館等僅具單一用途的機能空間,卻是平日師生頻繁使用卻容易被忽略的角落。  高雄市光武國小    改造前:資源及垃圾集中場臨近校門,旁邊緊鄰市府新建的公有停車場,老舊的臨時搭建物相形之下,格外突兀。 本次改造對象中的高雄市光武國小,其資源垃圾集中場為舊式磚造鐵皮的臨時建物,過去環境昏暗老舊,缺乏通風與收納,所處位置更是造成學校門面觀感不佳。 改造後:增加夜間照明,讓即使是資源及垃圾集中場,也能成為美化校園環境的一個風景。 改造團隊「暁房子創意設計」大膽打破制式的封閉隔間,改用霧面小圓浪板及金屬圍籬網等材料,組構成輕巧通透的波浪牆序列,林立在多樣化植栽點綴的地景緩坡上,透過地面及牆面的變化,編排出完善、清晰的機能分區與動線。藉翻轉對垃圾場的刻板印象,將空間轉化成明亮、清新的軟性質地,展示教育與生活互動的全新層次。  高雄港都文府國小  改造前:使用頻率高,卻因收納空間不足,使得環境看起來雜亂。 高雄港都文府國小的體育器材室使用頻率極高,然而其空間卻缺乏規劃,造成器材借還、取用的不便,於是改造團隊「有禮設計」在牆面設置沖孔板,運用其通透性形塑方便快速識別球類的視野。 改造後:預留空間,以明亮色彩提高室內採光視野。 另外,經過考量團隊為預留空間,彈性配置移動式矮櫃,不僅可以輕鬆取放,更可依照課程需求調整位置。整體利用高明度色彩線條與大量的自然光流動,創造運動賽道般的視覺意象,打造兼具實用與美感的「體育實驗場」。   無牆教室 打開場域視野 「學美.美學計畫」繼去年改造雞舍園地後,今年再次挑戰生命教育現場,期望不只著眼於動植物的生活與觀察場域,更著重在創造人與生命互動的對話關係。  南投縣中峰國小    改造前。 經歷過921震災、堅毅矗立於南投縣中峰國小的桃花心木老樹,是全校的精神支柱。其中由三棵桃花心木環繞而構築成的戶外平台,在植物與昆蟲的共生下,展現其豐富多樣的生態景觀,逐漸成為隨四季變化的無牆教室。然而在長年的風吹雨淋下,木作平台的損壞愈趨嚴重,因此改造團隊「參木辛所」與工藝師合作,以有機形式塑造鋼構錯層平台,用編織攀網取代傳統樓梯,高低參差的地景通道和樹屋,讓學習不再只限於水平範圍,而是從不同角度親近大樹,創造饒富驚喜的多元探索。   改造後:以親近自然的攀爬網及擴張網方式,建構以這三棵桃花心木為主角的生態地景藝術。 為特殊教育班打造彈性空間 每間學校皆有設置的特殊教育班,是此次改造計畫的一大亮點,為將其需求與教育相互融合,藉由思考各校自辦資源班的環境,進行回應與調整。  高雄市四維國小    特教教室改造後。 高雄市四維國小此次攜手「氛圍設計」,改造校內三間不分類資源班,重新規劃布局並劃分為公共、彈性與開放空間,老師可依課程內容、人數等不同條件選擇教學地點。同時團隊規劃系統性收納櫃、教學推車及專屬移動式家具,為教學場域增加彈性的收納空間,以及建構出環境嶄新的可能性,打造滿足師生需求的特教教室。 本屆推出「OPEN SCHOOL走進.學美」展覽,展出從110至111年之間41所學校及28組設計團隊,所共同完成的改造成果,期待創造更加完善且具美感的學習環境。   資料及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 編輯」林靖諺  

融合潮流與設計 「NOKE忠泰樂生活」試營運

Interior 355

忠泰集團重磅布局生活事業,在台北大直成立新商場「NOKE忠泰樂生活」,結合藝術策展、當代設計、輕奢選品、風格美食及冰雪運動,打造「參與式體驗」,瞄準重視自我主張及生活風格的中生代消費者。從商業規劃、建築設計、空間質感、進駐品牌,到藝術展示,透過「策展力」凝聚,處處展現出時尚與藝術薈聚、潮流與設計交融的亮點,堪稱新型態零售商業的力作。即將於2023年4月29日試營運。   亮點一:建築空間語彙 「NOKE忠泰樂生活」建築設計由曾獲國際新銳建築師獎肯定的旅德建築師林友寒擔綱,以昔日基隆河面來往商船豐盈滿載的貨物為發想,商場命名也呼應「基隆河以北」 (North Of KEelung river),以致敬基隆河截彎取直後由南岸轉變為北岸的在地歷史脈絡。 NOKE忠泰樂生活外觀擷取基地過往歷史特色。   有別於傳統商場的方盒式建築,猶如航行於河道的大型郵輪,在立面形成階梯狀的連續開口,讓戶外的藍天綠意延伸到每一層的商場空間,視線通透,採光明亮。   室內設計由忠泰旗下的築內國際領軍,加上禾浩、衍序團隊的合作,在各樓層融入稻浪、湖畔、松徑、雲海等自然環境語彙。燈光設計由「燈光詩人」賴雨農操刀,跳脫傳統商業空間的單調窠臼,演繹一場有溫度、有驚喜的光影盛宴。 商場一隅。   忠泰集團也大方地將所收藏的多件當代藝術作品陳列至NOKE室內及戶外空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在NOKE門口,由韓國藝術家Gimhongsok創作的知名作品「像熊一樣的雕塑」。顧名思義,貌似由一堆柔軟可破的塑膠袋任意堆疊成一隻饒富童趣的黃色大熊,但實則是重達百公斤的青銅雕塑。 Bearlike Construction-像熊一樣的雕塑。   而商場西北大門入口的新媒體藝術作品「博斯普魯斯海峽」,是全球知名的土耳其裔藝術家Refik Anadol的作品,以家鄉海峽洋流數據變化為其創作來源,透過人工智能演算技術(AI)將數據的單元化建構出繁複多元的連續錄像,充分結合科技和藝術美學融為一體。 錄像裝置藝術-博斯普魯斯海峽。   亮點二:精選品牌創造差異 「NOKE 忠泰樂生活」因基地規模較偏中型商場,自籌備初期即強化「生活風格精選」概念,這項精選策略與忠泰向來最熟悉的「選品」、「策展」思維不謀而合;因此最終打造出全台獨家品牌17家、忠泰自營品牌15家、全新概念店品牌67家的陣容。以眾多的風格選品、設計師服飾、天然香氛、美食餐廳等,揉合國際視野與台灣特色,傳遞兼容並蓄的質感生活態度,創造差異特色,滿足各式品味需求。 全球唯一餐廳La Vie by Thomas Bühner睿麗餐廳。   其中,更擁有德國米其林三星主廚Thomas Bühner全球唯一餐廳La Vie by Thomas Bühner睿麗餐廳,以及由享譽國際的建築大師隈研吾操刀、台灣唯一的餐廳作品-高檔港式火鍋「明粵」等焦點品牌。  「明粵」是隈研吾在台灣的第一間餐廳作品。 亮點三:貼近生活的策展力 此外,商場強調「參與式體驗」,除了設置「極光冰場」、「雪訓基地」外,更積極投入「策展型零售」。開業首季,集團旗下「明日製作所「兩組策展班底分別邀請日本知名跨界花卉藝術家東信(Azuma Makoto)首度來台舉辦《東信展:繁花.時敘》展,以及與乖乖、眠豆腐等8個品牌聯名合作、以奇特趣味吸睛的「《Uncanny Market》怪奇世界的求生指南」展。無論是強調高度藝術價值、抑或是大膽揮灑創意,兩展的共通點是價位易於入手收藏、可展現於日常,相當貼近生活。 《東信展:繁花.時敘》展。 策展零售空間Uncanny。  同時也聘請有「華人創意教父」封號的創意人包益民搭任行銷總顧問,藉由他深厚的跨界策展功力,攜手法國巴黎街頭藝術家Jordane Saget,響應「COME TOGETHER 一起.忠泰樂生活」主題,以風格強烈的圈繞圖騰融合NOKE建築特徵,創作NOKE開業首波主題視覺。 攜手Jordane Saget創造首波主視覺。 Jordane也將在NOKE進行10場即興的現地創作,消費者皆可參與其中,感受藝術帶來的驚喜。 多處皆可見Jordane Saget的圈繞圖騰。 以象徵自然的「N」為字首的,「NOKE忠泰樂生活」,不只以自然元素構築空間,手扶梯兩側22米牆面更設計為有機型態的植生牆,結合藝術創作,推出充滿自然綺想的「尋花計畫」平台。以具有台灣在地多樣性代表的蕨類為主角,邀請參與者於牆面多個點位自由想像非現實的蕨類之花,未來也將不定期換展,替商場注入豐沛活力和多元面貌。 手扶梯旁的「尋花計畫」平台。   NOKE忠泰樂生活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三路200號   資料及圖片提供」忠泰集團 撰文」陳映蓁

用四季打造的夢想之谷 弗洛奇親子俱樂部

Interior 355

《弗洛奇親子俱樂部》位於深圳福田中心區香蜜公園的一棟獨立建築內,業主希望提供一個讓新一代的父母和孩子,遠離繁忙的城市生活,進入一個充滿想像力的親子世界,所以有了這個空間的發想。 《弗洛奇親子俱樂部》位於深圳福田中心區香蜜公園內的一棟獨立建築內。 以「夢想之谷」為概念,打造一個結合遊戲、學習、餐飲和社交功能的複合式場域,同時也期望此處能成為家庭的延伸空間。 以「夢想之谷」為概念,打造一個結合遊戲、學習、餐飲和社交功能的複合式場域。 泛納設計在原本兩層樓高的建築結構中,透過新建的夾層設計,為孩子們創造出垂直延伸和空間刺激的自我探索體驗;加上打破了建築外圍邊界的僵化,整體完全以曲線構成,無縫串連了位於三個不同場域之中的活動區域。 親子洗手間。 《弗洛奇親子俱樂部》主要分為四大區域,以山谷的四季景觀為題,衍伸出春谷、夏灘、秋葉和冬穴四個場景。 入口處,規劃換鞋區、售票區以及接待區。 在春谷展開的社交儀式 第一區從入口處開始,包括換鞋區、售票區、接待區、家庭咖啡館和提供穿梭玩樂的起伏山丘空間,整體以綠色作為主色調,描繪出春天綠意盎然的美麗景致。 接待櫃檯,以位於平面中央的巨大樹狀瞭望台作為視覺焦點。 作為整個場域的主要出入動線,加上配置了提供休憩、飲食的餐飲空間,設計團隊以位於平面中央的巨大樹狀瞭望台作為視覺焦點,讓孩們可以在此瞭望空間的全景,同時與父母保持互動;搭配連接兩個樓面的綠化植栽牆,完善了雙層空間的場域體驗。 以起伏的山丘為設計靈感,打造讓孩童能穿梭玩樂的場域。 夏日沙灘開啟多重觸覺  第二個區域是取用夏日沙灘的概念。在開闊的場域中,配置了球池、溜滑梯、攀岩繩索等多種遊樂設施,並選用橡膠、塑料和繩索的組成排列,創造出有別於傳統的遊樂空間。 第二區,配置了球池、溜滑梯、攀岩繩索等多種遊樂設施。 如同夏日沙灘一樣,有海水、砂石、貝殼以及海草等,藉由多樣化的設施和材質的變化,為孩子們在玩樂的過程中提供了多種觸覺體驗,以刺激感官的發展。 第二區,選用橡膠、塑料和繩索的組成排列,創造出有別於傳統的遊樂空間。 飄落的秋枝落葉  第三個區域,進入了紅橙橙的秋季。以浮葉為結構設計了繩索、懸吊區以及蹦床設施。 第三區,以浮葉為結構,在半封閉的空間中,藉由橙色的明亮色彩與燈光配置,讓孩童進行反重力體驗。 在半封閉的空間中,藉由橙色的明亮色彩與燈光配置,提升孩童的活力,讓他們可以跑跳、追逐、玩捉迷藏,進行有趣的反重力運動。 懸吊區。 冬穴裡的數位互動   第四個區域位於頂樓,由開放的劇場與封閉的洞穴兩個多功能空間組成。為了讓孩童專注在感官的體驗中,此處以沈著的灰色為主調,降低視覺的干擾。 第四區,開放式劇場以沈著的灰色為主調,降低視覺的干擾。 將這兩個活動區域布劃在安靜的角落位置,並在地板和天花板上設置了互動式的數位投影,為各式教學活動提供更為身臨其境的體驗。 封閉洞穴,互動式數位投影體驗。 敞開的天花板雖然滿佈管線,但設計團隊利用了凸面的鏡面圓盤以及圓形環狀燈飾,為視覺增添韻律感,同時弱化管道線路,讓其融入設計之中。結合扭曲的鏡面牆,讓視覺縱橫延伸,增加了似實似虛的夢幻氛圍。 凸面的鏡面圓盤以及圓形環狀燈飾為天花板增添韻律感。 為了激發孩童的想像力,空間中的曲線構造是模仿山谷季節性變化的景觀,將具體的景致抽象轉化成設計語彙。藉由顏色、形狀、比例、材質和觸感的變化,滿足《弗洛奇親子俱樂部》的功能和情感需求,並為孩童和父母帶來難忘的休閒娛樂體驗。 概念圖。 弗洛奇親子俱樂部 設 計 者」 泛納設計集團 PANORAMA Design Group /潘鴻彬 攝 影 者」POPO VISION, GD Media 資料及圖片提供」泛納設計集團 PANORAMA Design Group 編輯」歐陽青昀

SHANG XIA上下 臻奢茶宴

Interior 355

SHANG XIA上下「高雄期間限定店」。 應南台灣高端客群之期待,精緻生活品牌「SHANG XIA上下」全台首家期間限定店日前於高雄漢神本館揭幕,定義為茶宴藝術空間,貫徹品牌將美學及歷史落實於生活的精神。   SHANG XIA上下「高雄期間限定店」。 SHANG XIA上下「高雄期間限定店」。 華人悠久的品茗文化在這座限定店實踐了精緻與閑情,呼應台灣茶道靜心沉定與悠然自由等特質,空間採用半開放型態迎客,地坪略作抬升,周邊以普洱茶磚牆、島台、金屬竹屏風圍塑,形成一座多向式舞台,對環境演示茶藝相關精品,場域散發淡淡茶香,重點照明投映屏風絲影,交織出茶香竹影之意境,一如文人鍾情的高雅風情。 SHANG XIA上下「大天地」系列,胡桃木高配版大茶桌。 期間亦有茶道饗宴,邀請「甘澍RAINTEA」第四代茶職人洪崇倫在現場演示茶藝並分享茶知識,讓賓客實際使用「SHANG XIA上下」精作的茶具、家具,品味世界金獎茶品,充分浸染於五感藝術中。   SHANG XIA上下「大天地」系列,胡桃木高配版大茶桌。 「SHANG XIA上下」內蘊品牌創始人蔣瓊耳與法國愛馬仕集團攜手創立的DNA,講究的家具、茶具向來是藏家熟知的辨識標誌,此次亦以茶文化藝術為主軸,特地為此店獨家推出「大天地」系列胡桃木大茶桌組,採用明式家具為靈感,將往昔外圓內方的形式轉化爲外方內圓,使線條融合古典東方與當代簡約之新意。 SHANG XIA上下「大天地」系列,胡桃木高配版大茶桌。 這款專為茶事而生的桌具,採用胡桃木為主體,將茶席必備的茶桌、茶盤合而為一,以天然硯石遮飾儲水茶盤,令外觀俐落雅致,能易於融入現代生活空間。此外,這座限定店亦帶來眾多相關精品,不乏品牌深受博物館青睞收藏的代表作,讓人在聞、問、觀、觸的切身享受裡,領會茶文化的悠長雅韻。   SHANG XIA 上下「橋」系列竹絲扣瓷茶具套裝。   SHANG XIA上下「高雄期間限定店」 地址」高雄市前金區成功一路266-1號(漢神本館2F) 限定期間」2023年4月17日至6月4日 ※茶道活動採預約制   資料及圖片提供」SHANG XIA 上下 採訪」Sumile   

花藝迷必看!《東信展:繁花.時敘》

Interior 355

現今時尚藝術圈最炙手可熱的跨界花卉藝術家東信(Azuma Makoto),2023年4月底將在台灣舉辦首次個展,展覽擇址於大直NOKE忠泰樂生活,屆時將與商場同步盛大開幕。 東信展:繁花.時敘。主視覺。 探索花卉無限潛能 東信(Azuma Makoto)擅長以花為載體,進行各式實驗性藝術創作,對東信而言,柔美嬌嫩的花朵蘊含著前所未見的生命力,它們曾徜徉太空、觸及深海,抑或引火燃盡、任其消逝。藝術家以不斷挑戰自我、力求創新的極致手法,從不同角度探索花卉之於大自然及生命興衰的奧秘,盡可能詮釋花與環境之間的多變狀態跟關係。 Exobiotanica。 Frozen flowers 2023。 深受精品時尚愛待 東信不僅以超越眾人的想像將其藝術創作提升至全新境界,同時也因大膽創新、令人驚奇的花卉創作計畫享譽國際。  Paludarium_Manabu。 絢麗且極致的風格廣受各大精品與時尚品牌青睞,舉凡精品旗艦店、時光秀場皆能見到東信的創作蹤影,合作邀約來自Hermès、Dior、FENDI、Dries Van Noten 、COLETTE、adidas Originals等國際知名品牌。 Atamadaibutsu。   Botanical sculpture x in bloom。 而來自台灣的策展暨企劃團隊「明日製作所」,攜手東京「AMKK東信、花樹研究所」共同策劃全台首場《東信展:繁花.時敘》,展覽以「時間」為題,敘述花朵世界纖細而華麗的生命感知,更將展出三大系列、百餘件全球限量作品,供時尚藝術愛好者收藏。 Botanical sculpture_Ukraine。 展期將於2023年4月29日至7月23日止,是今年春末不可錯過的極致花卉藝術大展,邀請民眾跟著東信的實驗與挑戰精神,一同進入自然與藝術交織的奇幻盛宴。  東信Azuma Makoto  Azuma_Portrait_Official 日本藝術家。2002年與攝影師椎木俊介(Shiinoki Shunsuke)共同創立「JARDINS des FLEURS」花藝工作室,以高級訂製的品牌定位致力於提升花藝的藝術性。2009年「AMKK東信、花樹研究所」成立,團隊以充滿實驗性的計畫發掘不存於既有花藝框架中的表現形式,代表作包含將植物置於太空、深海、冰原等極端場景的「In Bloom」系列計畫,以及結合城市街景的大型花卉裝置「Botanical Sculpture」等。  東信展:繁花.時敘  日期」2023年4月29日至7月23日 地點」NOKE忠泰樂生活(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三路200號)   資料及圖片提供」明日製作所AABT 編輯」陳映蓁  

「特贊星揚西岸中心總部辦公室」以厚牆堆疊出多樣場景

Interior 355

「特贊」坐落於上海西岸星揚中心,是一家知名的互聯網及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其辦公方式多元且管理模式精簡,員工擁有高度自由的工作彈性。業主期望在如今高壓且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注入些許青春氣息,打造如大學般的校園氛圍,隨意轉換合適的辦公場景。   辦公室入口。 為創造多元環境,設計團隊以「多樣性城市」為主軸,根據使用需求設定四個鮮明語彙:紀念物、民居、街道、市政廳。 「市政廳」多功能空間。 「紀念物」是以厚牆界定場域機能,員工依照當下工作性質,轉換辦公場景;「民居」配置可塑性高的裝飾家具,營造悠然自在的家感氛圍,同時預留空間增添餘裕;「街道」透過在過道置入長椅描繪街道意象,塑造戶外休閒感,同時連接場域表現特色語彙;「市政廳」多用作舉辦大型活動、展覽、講座等多功能空間。  開放式辦公區走道空間。 「街道」設置長椅塑造街道景象。 界定場域的厚牆 「厚牆」將環形走道上的二維牆面,根據會議、非正式討論、電話聯繫、直播間、儲物櫃、圖書館等辦公場景加以改造,形塑出一個立體的三維空間,不僅清晰劃分區域機能,更增加了場域的變化性與趣味感,豐富空間表情。 用作會議室、電話亭等彈性空間。 設計團隊表示,厚牆具有「紀念物」的象徵意義,將紛雜的私人物品阻隔在場域之外,同時杜絕人們對場域的非正規使用,期望在相互尊重中,打造具儀式感的規範空間。 厚牆立面。  創造未來可塑性 除了固定的辦公座位,為增加場域多樣性,設計團隊以木質包裹的開放式辦公區、半開放厚牆空間以及可自由組合的家具軟裝,讓不同小組間根據興趣和習慣,重新定義場域功能。 開放式辦公區木盒空間。 如木盒般的開放式辦公區,不僅滿足了員工隨時進行會議的需求,亦提供了保有隱私性的對話空間。以厚牆劃分開放式空間,將辦公區域放大延伸、延展視覺,予人敞心的開闊視野,靈感與思維亦隨著視線肆意穿梭碰撞。   儲物櫃、開放式討論區。 在節奏快速、繁雜的步伐中,忙碌的生活模式已是工作常態,這座辦公室透過以海洋板訂製的儲物櫃與辦公桌,為煩悶的生活捎來自然韻味,朝不同方向布置的座椅,展現突破框架的新穎布局,藉由細膩的留白,讓員工能自由定義場域功能。 多功能空間可視需求轉換場景。 全作以簡單色彩及材質圍塑整體,打造簡約質感空間,而木質適當的包裹與裝飾,柔化了場域中生硬的科技語彙,舒緩心境營塑靜謐氛圍,並透過四種元素構築自由愜意的工作環境。 特贊星揚西岸中心總部辦公室 設 計 者」XFRAME STUDIO 乂口設計 / 王禹惟 參 與 者」王乃晨 陳政佑 吕心怡 章偉 Tamim Negm 攝 影 者」yuuuunstudio 坐落位置」中國 面    積」726坪 項目年份」2023年   資料及圖片提供」XFRAME STUDIO 乂口設計 編輯」林靖諺  

「NOW LOAD!NG」2023 ARTOGO線上畢業展徵件開跑!

Interior 355

作為全台最大線上畢業展主辦方「台灣線上藝文看展平台ARTOGO」,於今年迎來第四屆,邀請應屆畢業生投件參展,期待透過平台傳遞每位莘莘學子四年來、揮灑汗水的努力成果。ARTOGO創立以來,持續致力於打造最好的線上觀展體驗,不僅提供豐富的展出內容,更協助展覽方提供全面的線上方案,讓文化內容傳遞得更廣、更遠,帶領人們深入了解其中奧妙。 攜手各大畢展 拓展多元平台 今年ARTOGO以靈感加載《NOW LOAD!NG》為題,表現學生們在創作中所醞釀的情緒、投入與期待,更與「松山文創學園祭」、「新一代設計展」、「青春設計節」、「華山畢業季」等國內各大畢業聯展合作,將實體畢展與線上展區相互媒合、連結,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觀展體驗與選擇。 2023 ARTOGO 線上畢業展《NOW LOAD!NG》本屆參展亮點。 加開獨立個展!讓創作被世界看見 自新冠疫情爆發前,ARTOGO即開始贊助應屆畢業生,以線上形式推動展示平台,為了開拓未來發展前景,在2022年舉辦由八十所海內外校系團隊,共同聯手展出的《現實動態》線上畢業展,不僅單月就吸引了五十萬人次線上觀展,更讓學生創作觸及海外受眾、被世界看見,顛覆了大眾對線上展覽的想像,拓展出無限可能。   2022 ARTOGO 線上畢業展《現實動態》參展成果。 特別的是,今年本屆主辦單位加開「限定專案—線上獨立個展」,應屆畢業生可運用線上展頁的服務,打造個人或是小組專屬的線上作品集與成果展,除了完整呈現創作細節與意象,透過ARTOGO平台的曝光,還能讓展出內容與國內外特展、知名創作者同台展現。即日起至5月31日,邀請各領域的應屆畢業生投件參展,一同開創新世代的創意脈動。   2023 ARTOGO 線上畢業展─NOW LOAD!NG 申請資格」2023年各大專院校 應屆畢業生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2023年5月31日 線上保存」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 詳情請見報名參展資訊、ARTOGO官網。    資料及圖片提供」ARTOGO帶你看展 編輯」林靖諺

路易威登2023 Crafting Dreams典藏工藝展

Interior 355

    路易威登2023「Crafting Dreams典藏工藝展」於臺北松山文創園區揭幕,共展出超過四百多件的作品,展現品牌精湛工藝技術與核心精神。     展場以品牌位於塞納河畔的Asnières工坊為概念貫穿,並以回字動線劃分不同的主題專區,將經典硬箱、Objets Nomades生活藝術風格家具、Les Petits Nomades家居擺飾系列、珍稀皮革臻品、珠寶及腕錶,立體而生動地呈現品牌百年來深耕藝術生活的豐厚內涵。   手工硬箱向來是路易威登的經典,本次展覽亦有多款硬箱新品首次於台灣曝光,像是吸睛的草間彌生(Yayoi Kusama)彩繪圖點硬箱塔、Infinity Party Trunk派對硬箱、南瓜圖案硬箱;Marc Newson新作Cabinet of Curiosities硬箱,箱內設有十九格立方體收納空間,可發展出數百種排列組合。此外,各種以衣櫃箱為靈感的嬰兒用品硬箱、吉他硬箱、寵物硬箱、花瓶硬箱、雞尾酒派對硬箱、下午茶組硬箱、博弈遊戲硬箱都十分值得一看。     深受藏家關注的Objets Nomades生活藝術家具,本次共展出品牌與全球14位頂級設計師的合作精華,亦帶來多件首次登場新品,像是瑞士設計三人組Atelier Oï創作的以南美洲魁札爾鳥羽翼為靈感的Quetzal雕塑作品;包覆經典Monogram或Damier帆布的乒乓球桌;巴西設計師Campana Brothers融合湖水綠、綠色、桃紅色的限量版雕塑Aguacate Multicolore、深灰色Bomboca Sofa沙發軟椅、黑色Cocoon繭型座椅,各款頂級家居精品,揉合了創意、功能、技藝、美學,展現路易威登Asnières工坊160多年來累積的工藝底蘊,以及不斷自我突破之企圖。     Les Petits Nomades家居擺飾系列為展場細節增添精彩,件件設計精巧且質感出眾,融合了設計想像與精湛工藝,與Objets Nomades生活藝術家具互相搭襯下,為精緻生活演示了立體生動的畫面,令人讚嘆這些工藝之作的匠心與質感。     「Crafting Dreams典藏工藝展」必看新品   Wonder Cabinet行李箱 「Wonder Cabinet行李箱」是品牌與設計師Marc Newson的全新合作,融合字母帆布的傳統行李箱和內部Marc Newson的時尚風格,可自由變化格局,能達到數百種排列組合,應用於各種收納需求。     「Infinity Party」派對硬箱 路易威登與草間彌生合作的新品。「Infinity Party」派對硬箱將品牌傳統酒箱與藝術家標誌性彩色波點、鏡面圓球元素結合,採用有機玻璃板打造出閃耀的Disco Ball和移動吧台,可以收納酒和調酒工具,隨時隨地開啟派對模式。     花瓶硬箱VASE CANNES   靈感源自歷史悠久的Malle Fleur和Malle Jardin,花瓶硬箱採用了品牌的經典元素,內搭水晶玻璃器皿,展示花藝美學。     家用尺寸乒乓球桌 路易威登乒乓球桌為運動裝備帶來優雅氣質,並向品牌的製箱工藝致敬。包覆經典Monogram或Damier帆布,表材飾有Heritage圖紋,可接受個性化定制。除了穿孔皮革網是以蕾絲效果的Monogram圖案外,它還配有可容納10個乒乓球的皮革肩帶和兩個裝有定制球拍的抽屜。路易威登乒乓球桌有專業和家用兩種尺寸可供選擇,是繼Billiard和Babyfoot之後品牌遊戲桌系列的最新成員   BELT LOUNGE CHAI皮革躺椅 Atelier Oi設計之作,Belt Lounge Chair造型典雅且坐感舒適,採用14條精準切割的路易威登皮革,橫跨織舖在金屬及木製框架上。備有多種不同顏色的搭帶以厚重鍍金搭扣與實心鉚釘固定於椅背,締造如沙丘般平緩起伏的外表,充分印證品牌悠久的皮革工藝。 COCOON繭型座椅 Fernando和Humberto Campana以創意設計見稱,現在更結合尖端科技與路易威登的皮革工藝傳統,為Objets Nomades系列打造Cocoon。精緻的鏤空玻璃纖維外殼舖上小牛皮,外層平滑,內層則採用絎縫效果,特別製作的椅墊為座椅交織出舒適坐感。全球僅有八位工匠能製成此件高難度的皮革包覆工藝。     QUETZAL雕塑掛飾 Atelier Oï以南美洲魁札爾鳥的醒目羽翼為靈感設計成的雕塑作品Quetzal。採用兩塊皮革覆蓋著十三根「羽毛」,用藍綠撞色搭配紅色邊緣。紅色長羽毛主要維持活動雕塑的平衡,讓人想起鳥兒的朱紅色胸部。整件作品像鮮豔的翅膀般展開,是懸空的活動雕塑,也是抽象形態的魁札爾鳥。   BOMBOCA SOFA灰色軟椅 這款Bomboca Sofa由Campana Brothers為路易威登Objets Nomades系列設計,以傳統巴西糖果命名,賞心悅目。優雅的弧形外殼綴以柔軟小牛皮,內有如拼圖般完美結合的八個柔軟椅墊,展現抽象雕塑的美態,帶來如坐雲上的舒適享受。 路易威登2023 Crafting Dreams典藏工藝展 時間」 4月13日到4月23日 地址」臺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臺北松山文創園區三號倉庫) 資料及圖片提供」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 採訪」Sumile

《繆思之光──建築詩人皮亞諾的美術館自然採光設計》

Interior 355

對於1937年生於義大利西北部海港城的熱那亞的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來說,在工地玩耍、與工人相處是他的童年再也平凡不過的日常;出身營建世家的他,受祖父、父親、叔叔伯伯和兄弟的影響,不僅對建築藝術的興趣與日俱增,最終選擇攻讀建築,更成為了世界十大著名建築師之一。 我要抽書!即刻前往 《繆思之光──建築詩人皮亞諾的美術館自然採光設計》 作為1998年第二十屆普利茲克建築獎建的得主,倫佐.皮亞諾最為著名的是他的博物館設計。繼1977年完成法國巴黎龐畢度中心以及1986年的休士頓梅尼爾美術館後,他又在1991年承接了瑞士的貝耶勒基金會美術館、休士頓的湯伯利收藏館,1999年承接了達拉斯的納榭雕塑中心、亞特蘭大的高氏美術館增建,以及伯恩的克雷藝術中心,迄今已完成20多座美術館。台灣也將在2023年年中迎來第一座倫佐.皮亞諾的作品──富邦信義A25總部的富邦美術館。 建築是一場冒險;也是說故事的藝術 倫佐.皮亞諾擅長以技術作為手段,建構具有地域與時代特性的建築作品,在當代建築發展的歷史脈絡中,扮演著空間與形式開拓者的角色;其中,他最擅於利用自然採光設計為藝術體驗創造氛圍,自然光、透明性以及與城市對話是皮亞諾設計美術館時的關鍵元素。 「 建築從來都不會相同。每一天都是新的冒險。每一件新的設計案都是一次新的冒險。感覺就像是《魯賓遜漂流記》登上新的島嶼,學習和發現新事物,永遠不會結束。」──倫佐.皮亞諾  無論是透過「光勺」讓藝術品沐浴在均布柔和光線下的亞特蘭大高氏美術館擴建案,或是如同「飛毯」的玻璃屋面,為歷史建築注入新活力的紐約曼哈頓的摩根圖書館與博物館。本書透過倫佐.皮亞諾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作品,看他如何以踏實地建造實踐夢想,由工業化構件的組合所展現的透明性建築美學,讓與城市對話的高科技建築所散發出來的人文主義光輝,在美術館建築中化身為「繆思之光」。  精彩內容搶先看  建築是「冒險」與「說故事」 在與城市的對話上,有別於龐畢度中心高調地凸顯自我,德梅尼美術館則以自我克制的低姿態,試圖融入住宅社區之中。 提巴武文化中心/面向大海的七個茅屋,努美阿,皮亞諾,1991-1998。 經過脈絡主義洗禮的高科技建築發展,也在美術館建築冒險故事的系列中扮演關鍵性的角色,尤其是在提巴武文化中心呼應當地文化的「茅屋」,將自然光、透明性以及環境對話巧妙地整合在一起。 納榭雕塑中心/布滿點狀採光構件單元「噴嘴」的屋面,達拉斯,皮亞諾,1999-2003。 高氏美術館擴建/採光構件單元「光勺」組成的屋面,亞特蘭大,皮亞諾,1999-2005。 為自然光打造特殊的工業化構件,逐漸以層化的方式融入整體的屋面結構,貝耶勒基金會美術館、湯伯利收藏館與芝加哥美術學院擴建的現代翼樓,都出現多層的採光構件組成如同「飛毯」的漂浮式屋面。 高氏美術館擴建/威藍德展館頂層展覽空間頂部採光,亞特蘭大,皮亞諾,1999-2005。 結合數位運算技術,引入北向漫射自然光的點狀採光構件單元「噴嘴」,組成了納榭雕塑中心的懸浮屋面。在高氏美術館也出現了由嚴格控制北向的二次反射自然光進入展覽空間的「光勺」組成的採光屋面。連續的平行斜板引入二次反射自然光的屋面,賦予洛杉磯郡現代美術館的布羅德當代美術館頂層展覽空間,與雷斯尼克館以及惠特尼美術館頂層展覽空間均布柔和的自然光。 洛杉磯郡現代美術館,布羅德當代美術館/平行斜版組成的自然採光屋面,洛杉磯,皮亞諾,2003-2007。 洛杉磯郡現代美術館,雷斯尼克館/平行斜版組成的自然採光屋面,洛杉磯,皮亞諾,2006-2010。 當適合美術館的自然光結合構築透明性所發展的「繆思之光」達到極限時,皮亞諾還能像《一千零一夜》引人入勝地一直講述他在美術館建築的冒險故事,全賴與城市的對話,提供好故事的靈感。 惠特尼美術館/頂層展覽空間頂部採光,紐約,皮亞諾,2007-2015。 城市與你有肌膚之親,生為義大利人,從小就體認城市是建築物相互交流的地方。建築物和街道之間存在對話。這關乎可及性,關乎公民生活。生活在城市的人會知道如何表現文明的舉止、如何分享、如何與人接觸。建築也應如此。應該與城市對話,與人民對話。這樣的建築讓人們可以一起分享經驗,享受與分享生活。聚在一起說話是一種接納,是包容的開始,是公民生活的祕訣。 龐畢度中心/西側入口廣場,巴黎,皮亞諾與羅傑斯,1971-1977。 建築是一個友善的職業。你需要成為一個建造者,同時又是一個人文主義者,因為建築是關乎人的。你還需要成為一名詩人,因為沒有美感的建築就不能成為人們感覺良好的地方。美麗是一個很難的詞;這可能有點膚淺。但真正的美不是膚淺的,因為美是你應用的東西,不僅適用於事物的可見部分,還適用於科學和知識。 惠特尼美術館/融入城市中的外觀,紐約,皮亞諾,2007-2015。 資料及圖片提供與版權」商周出版 編輯」歐陽青昀